天天新消息丨【甘快看】甘肅成縣種出“富民糧”

央廣網蘭州5月31日消息(記者邸文炯通訊員劉建軍)夏風拂穗,麥浪青青。走在甘肅成縣蘇元鎮的田間地頭,放眼望去都是綠色的麥田,到處飄散著麥香的味道,綠油油的麥穗迎風擺動,在陽光的照耀下,一派生機盎然。


(資料圖)

蘇元鎮龍窩村村民正在為小麥噴灑葉面肥(央廣網發吳庭棟攝)

“新品種就是好,麥子長得好,瞧著都帶勁兒!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蘇元鎮龍窩村種植戶李希生看著即將迎來豐收的麥田,眼里是滿滿的自信。

蘇元鎮位于成縣西南部,自然條件優越,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是優質小麥生產基地。近年來,該鎮以糧食生產為主導,著力在小麥優良品種培育及品牌打造、示范推廣、綠色防控等方面下功夫,積極推動糧食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優質小麥種植面積逐年提高,農民收益穩步提升。

2022年,該鎮承擔了小麥N斯特拉姆潘列種子提純繁育示范基地建設項目,建立了500畝的優質小麥提純繁育基地。鎮政府牽頭,農戶參與,與縣農業部門簽訂種植合同,由農技部門提供技術服務,并補貼60%的耕種、管護、收割費用,收獲后按高于市場最高價0.2元的價格全部回收,提高了農民的種糧收入和種糧積極性。

“小麥提純繁育種植,不但讓農民減少了種植投入、提高了收入,而且在農業技術專家的指導下進行科學管理,提高了小麥綜合管理水平,對加速推進農業現代化起到了很好的帶動作用。”蘇元鎮副鎮長王愛林說。

川子壩村群眾正在蔬菜大棚內管護無筋豆(央廣網發劉建軍攝)

在大力發展優質小麥種植的同時,蘇元鎮還積極探索“產業+特色”發展之路,大力發展蔬菜大棚,種植綠色蔬菜、羊肚菌、魔芋等特色農產品,實現村民收益、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撂荒地復耕復種多贏。

“這里地勢比較高,原來不種菜,我們村‘兩委’多次專門研究,積極聽取黨員和村民代表建議,組織專人到周邊先進村學習成功經驗。綜合分析各種因素后,決定成立家庭農場,引入成熟的大棚建設和種植技術,種植特色蔬菜供應本地市場和周邊群眾。”蘇元鎮川子壩村委會主任鄧小軍說。

在鄧小軍的籌劃和帶領下,通過流轉土地,以“黨支部+家庭農場+農戶”的模式創辦了田園歸居家庭農場,建設大棚14座,發展隴椒、西葫蘆、圣女果、無筋豆、魔芋、羊肚菌等特色產業種植,打造成集農業采摘觀光于一體的現代化家庭農場,促進了農村發展、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大棚蔬菜種植為周邊群眾提供了就近務工的機會(央廣網發吳庭棟攝)

特色產業的全面開花,讓蘇元鎮各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群眾也有了更多收益。農戶可以自主選擇到家庭農場務工或承包大棚,農場提供免費技術指導,建立多元化的銷售渠道,確保“賣得出、賣得暢、農戶增收有保障”。通過各方努力,全鎮培育初具規模家庭農場8家、合作社27家,涉及優質小麥種植、特色蔬菜種植、特色養殖等多個領域,走出了一條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產業發展基礎逐步夯實、群眾收入穩步提升的產業發展富民路。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