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北碚:智慧保護系統“護航”未成年人成長


(相關資料圖)

新華社重慶5月31日電 題:重慶北碚:智慧保護系統“護航”未成年人成長

新華社記者周聞韜

去年5月,運用大數據技術搭建的重慶市首個智慧未成年人保護系統在重慶北碚區投入使用,該系統整合家庭、學校、社會、政府等多方,通過定期走訪,實時更新基本數據、統計分析需求,實現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一鍵報告及時處置。記者近日采訪了解到,投用1年來,已有700余名困境兒童納入平臺服務。

15歲的少年張強(化名)現就讀于北碚區兼善中學,因母親去世、父親患有腦溢血神志不清,獨自居住在小姨為其租賃的住所。北碚區朝陽街道解放路社區兒童主任岳峻在日常走訪中發現,張強屬于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學習缺乏監護且生活較困難,便在智慧未成年人保護系統為其創建了電子檔案,并在事件工單中列舉具體問題。

收到工單后,北碚區未保中心隨即進行個案會商。區民政局、區教委、區婦聯、區公安分局、街道以及社區,根據各自職責,解決監護缺失及基本生活保障問題并制定服務計劃,協助相關單位及時將張強納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并為其住院治療的父親進行殘疾鑒定。目前張強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周末的一日三餐由社區網格員和派出所民警等負責照料。

記者在北碚區民政局看到,系統包含困境兒童信息檔案、動態管理數據庫、服務設施監控、需求統計、24小時在線服務等功能。北碚面向全區困境兒童自愿配備智能腕表,可實現一鍵報警、視頻通話等功能,目前對覆蓋轄區困境兒童形成了線上+線下相結合未成年人關愛服務模式。

“系統實現了全區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全流程平臺通辦,一改過去‘各自為政’局面,形成了關愛保護合力。”北碚區民政局社會組織科工作人員陳慶來告訴記者,通過系統了解未成年人的個性化需求,有助于制定更精準的幫扶措施。

“以前每月定期入戶走訪,只能通過監護人了解未成年人的生活、學習等情況,現在有了智能手環,就能直接與他們聯系,關心其近期情況;發現緊急事件時,平臺將分析評估并自動匹配幫扶措施,幫助我們兒童主任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精準度,能更切實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岳峻說。

北碚區民政局副局長王燕表示,系統運行以來,北碚以未成年人保護中心為樞紐,聯合鎮街、村(居)未保陣地,建立起重點未成年人信息數據庫,推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更加透明、智能和高效。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