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今年以來,甘肅“博物館”相關關鍵詞搜索量同比增長225%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年以來,甘肅“博物館”相關關鍵詞搜索量同比增長225%

中國甘肅網5月18日訊據蘭州晚報報道(記者 張丹)“走,一起去逛博物館!”約上三五好友,去博物館“探古訪今”正成為一種全新的休閑生活方式。美團、大眾點評數據顯示,近一個月,“博物館”相關關鍵詞搜索量同比增長近300%,攻略筆記數量增長340%。持續升溫的“博物館熱”,折射著深厚的文化自信,更體現了博物館服務水平的提升。

“博物館”相關關鍵詞搜索量激增

“銅奔馬看了,敦煌三耳兔看了,畫像磚的章蓋了,綠馬玩偶也帶走了。”在北京讀大三的“旅游特種兵”張同學,細數著在甘肅旅途中的文化體驗。位于蘭州市七里河區的甘肅省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地志博物館,館藏品以甘肅彩陶、漢唐絲綢之路等地方珍貴文物為特色。今年“五一”假期,甘肅省博物館人氣頗高。鎮館之寶“馬踏飛燕”吸引著年輕游客駐足拍照,“浮影隴上”沉浸式光影展進一步拉近游客與文物的距離。甘肅省博物館副館長班睿介紹,僅“五一”假期首日,入館參觀人數就達到11000人次,5天假期累計入館觀眾達5萬余人次,較2019年同期增長57%。

綜合美團、大眾點評用戶搜索數據,今年以來,甘肅“博物館”相關關鍵詞搜索量同比增長225%,攻略筆記數量增長超500%。甘肅省博物館、敦煌市博物館、蘭州市博物館、雷臺漢文化博物館、張掖市博物館等搜索熱度頗高。

借力互聯網提升數字化服務能力

《“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指出,堅持系統整體保護,提升文物保護水平;激發博物館創新活力,提高博物館公共服務均等化、便捷化、多樣化水平。

據了解,從2003年起,甘肅省博物館采用國家文物局開發的“館藏文物信息管理系統”,陸續對館藏近6萬件文物進行了信息錄入。先后使用了觸摸屏、投影機、幻影成像、電子翻書等設施,目前博物館設有觸摸屏、多媒體投影儀11臺、視屏顯示設備,多媒體展陳設備的使用為文物數字化保護與利用奠定了基礎。利用智能識別技術,研發“拍照識文物”智能導覽系統,系統建成實現了拍文物聽講解等功能,豐富了觀眾參觀體驗。通過《館藏精品文物數字化保護》《紅色甘肅展覽數字化》《金城攬勝圖活態展示數字化保護》《國家版本館調撥甘肅省博物館文物數字化保護》等項目,使三維文物數據量達到1800余件,通過數字化手段保存了文物本體數據,也為后期文物修復保護利用奠定了數據基礎。與此同時,借助美團門票預約、防黃牛風控等技術能力,提升文物保護效率和游客游覽舒適度。依托真實評價形成的美團趣玩榜,包括“尋寶博物館”等線上出游服務產品,幫助消費者更便捷地找到“博物館好去處”。

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副主任信宏業認為,過去十年,文博場館信息化建設從量變到質變,在文物保護、博物館服務和內部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博物館熱潮既源于文化消費的需求牽引,也源于行業主體不斷創新的供給驅動,充分體現了觀眾與文博場館之間的“雙向奔赴”。未來,文博場館將進一步推進科技與應用深度融合的模式創新,強化對年輕群體的影響力。數字化創新將推動中華文化全景呈現登上一個全新臺階。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