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人民生命安全防線——“隴原礪劍·2023”抗震救災實戰演習側記 環球新消息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王聰

“報告!蘭州新區突發6.8級地震,街區損毀嚴重,建筑成片倒塌,大量人員埋壓被困,多地出現不同程度受災情況……”指揮部內,各隊伍開始緊急商討救援方案。這是5月6日上午,“隴原礪劍·2023”抗震救災實戰演習在蘭州新區舉行時的場景。


(相關資料圖)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一時間,一場緊張激烈的抗震救災戰斗迅速打響……

武警、消防、民間救援隊、醫療衛生隊等各方應急力量聞令而動,火速集結,6600余人奔赴各受災現場。身著橙色、藍色、黑色等各色隊服的救援尖兵們緊密配合,運送物資,搜索搶救被埋壓群眾,實施滅火救援,合力打通立體救援“生命線”。

救援尖兵為群眾生命“保駕護航”

萬利城在建工地局部塌落,數名工人被倒塌的腳手架纏繞埋壓;一名工人被困樓頂,無法逃離;綠地集貿市場局部坍塌,多人被困……面對險情,各路救援力量火速出動,進入廢墟開展搜救行動。

在空中,無人機吊載紅外生命探測儀仔細探尋。很快,指揮部的大屏幕上顯示出一個個象征生命跡象的紅色標定。

地面上,搜救犬隊分區域展開拉網式搜索,不時傳來的吠叫聲,預示著生命的希望。

救援現場,作業人員通過敲擊、呼喊、勘查等方式,搜索淺表層被困人員;利用工兵鍬、手持沖擊器、電弧氧切割、重型機械等破拆障礙物,打通生命通道。

急救帳篷內,醫護人員正在巡診,為被救傷員測量血壓、查看外傷、檢查心肺功能、包扎傷口。救援隊根據遠程專家“面對面”會診結果,對傷員進行及時有效處理。

“報告,所有人員均被救出,生活物資發放到位,安置點井然有序……”完成任務后,救援人員迅速向指揮部匯報。

“尖端設備”破解救援難題

“發生地震,不必驚慌,不要擁擠,請盡快撤離到室外……”在新世紀商貿城,工作人員正在引導200名顧客從4個安全通道有序疏散。

撤離途中,商廈中庭內突然升起大量濃煙,同時有人員被困,消防員立即攜帶搶險器材進入樓內滅火。

但由于商業綜合體建筑體量大、密閉性強、廣告牌等外墻障礙多,嚴重阻礙了排煙散熱和救援力量,減緩了救援速度。對此,救援人員及時啟用無人機與機器狗定位被困人員,實施強臂破拆消防車舉高作業,在樓頂開辟救生通道,成功營救出2名被困人員,將其移交醫療救護人員。

演習現場,心怡康養中心廚房燃氣管線泄漏起火,樓梯被煙火嚴重封堵,30余名老年人和護工被困,正在呼叫待救。護理區煙霧彌漫嚴重,能見度低,有被困者在窗口處利用床單、繩索等器材開展自救逃生……

為減少人員傷亡,消防員架設九米拉梯、十五米金屬拉梯、組繩索系統和一組多功能救援支架,利用云梯消防車等尖端救援設備,開辟救生通道,實施多途徑救人,贏得搶救先機,最終安全救出被困老人。

“專業化”團隊應對災害事故

在余震的沖擊下,秦川石化公司裝置區管線受損,大量物料泄漏,重大險情一觸即發。企業工藝處置隊火速抵達現場采取工藝措施處置;企業專職消防隊利用偵檢器材檢測泄漏氣體濃度,營救中毒人員,啟用消防車車載炮噴水保護反應塔,4支水槍奮力噴射稀釋驅散泄漏氣體,為消防員救人打好“掩護”。

就在這時,“砰!”的一聲巨響,二層平臺反應釜發生爆炸,裝置區煙火升騰,黑色煙霧席卷而來。隨著二次爆炸的發生,建筑物周邊形成大面積立體燃燒態勢,火勢猛烈,濃煙四起……裝置區險情升級。

危急時刻,秦川消防救援站人員使用泡沫管槍打擊和壓制火勢,同步啟用高倍數泡沫發生器撲滅地面流淌火,移動炮對火裝置進行冷卻抑爆。蘭州新區消防救援支隊重型化工編隊啟用無人機偵察災情,同時利用滅火機器人、移動炮,在裝置區強攻滅火,滅火機器人抵近油罐區后,對油罐實施冷卻抑爆。

“總攻開始!”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各路滅火力量向肆虐的火魔發起總攻,以快制快、以多制大,高噴車、機器人、大流量移動炮開始向火場圍攻,一條條水龍直擊火球,火勢終被撲滅。

近年來,甘肅省消防救援總隊立足全省石化產業布局,先后組建重輕型化工專業編隊14支,成為應對重特大安全生產災害事故的尖刀和拳頭力量。

“這次演習中,全省消防救援隊伍共調集指戰員1700余人,搜救犬35頭,各類消防車287輛,裝備1.4萬余件套。”甘肅省消防總隊滅火救援指揮部副部長、作戰訓練處處長李剛強說,此次演習是對人員密集場所人員救援、疏散、轉移能力的一次全面檢驗,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全省重特大地震災害防范應對能力,筑牢人民生命安全防線。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