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甘肅靜寧:“科技”種田穩產保豐收

央廣網蘭州5月5日消息(記者李紅軍通訊員吳璽)暮春時節,在甘肅省靜寧縣司橋鄉千畝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試驗基地,一壟壟地膜像一條條銀色的絲帶,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起道道白光,村民們在田間來回穿梭,按照“四行玉米+三行大豆”的種植模式點播玉米大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農戶在田間點播玉米(央廣網發吳璽攝)

今年以來,靜寧縣認真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按照“統一規劃、片區推進、多元增收”的思路,組織開展技術服務指導,強化科技支撐,扎實開展田間耕種管理,為全縣糧食豐產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靜寧縣農技中心農技站站長王琳介紹,該縣農技人員經常深入田間給農戶提供技術指導,宣傳推廣復合種植模式,“‘玉米+大豆’這種模式既能保證當季玉米不減產,大豆種植又能給農民增加收入,而且大豆根部含有一種根瘤菌,可以把空氣中的氮氣吸收變為銨離子,來供養作物生長,對農作物提供氮肥養分?!?/p>

在司橋鄉千畝黑小麥種植基地,綠油油的麥苗鋪滿了農田。一套綠色能源水肥一體化智能滴灌系統非常顯眼,它不僅能夠遠程控制抽水灌溉,還能通過壓力系統將配兌成的肥液通過管道和滴頭進行均勻、定時、定量的澆灌或噴灑,解決了農田缺水、無電、水肥資源利用率低、水肥一體下地難、人工勞動成本高的問題。

靜寧縣糧食生產功能區(央廣網發吳璽攝)

“這是個遠程控制開關,一端連著我的手機,在家里不僅能看到池子里裝了多少水,還能通過手機遙控,進行精準的灌溉和施肥,特別方便?!膘o寧縣司橋鄉席灣村村民賈勝存嘗到了科技種田的甜頭。

司橋鄉是靜寧縣糧食主產區,當地將分散土地進行統一規劃和管理,建成了2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示范帶,主要包括小麥種植基地、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試驗基地和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示范基地等。

“司橋鄉按照統一規劃種植區域、統一測土配方施肥、統一供應優質良種、統一藥劑拌種、統一規范播種的‘五統一’模式,免費發放地膜100噸,小麥、胡麻、玉米等籽種10噸,肥料50噸,完成覆膜2萬畝,種植冬小麥11000畝,油料1000畝?!膘o寧縣司橋鄉副鄉長宋明說。

靜寧縣高標準農田一隅(央廣網發吳璽攝)

近年來,靜寧縣依托氣候和區位優勢,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落實“兩藏”戰略的重要抓手,嚴把質量關口,推進3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目前已建成2.8萬畝。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