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年輕的他們,讓敦煌不再遙遠-環球快看

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保護團隊創意營銷人員廖雪婷從一幅高保真復制壁畫前走過(4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陳斌攝


(資料圖)

在莫高窟,一群年輕人用數字化方式“復活”千年藝術,以青春芳華守護石窟瑰寶。

這些數字化保護技術工作者通過高精度還原石窟和壁畫藝術原貌,將莫高窟“畫”進數字世界。為了不對文物造成破壞,科研人員要提前制定周密的采集方案;在洞窟內,圖像采集人員要反復調試相機,選擇最佳角度和技術參數,定格壁畫原貌;圖像處理人員在電腦上“拼圖”,憑著經年累月練就的“火眼金睛”,用“繡花”功夫耐心矯正圖像,一幅完整的壁畫由數千張圖片拼接而成,通常需要數月時間;數字化采集制作完成后,創意營銷人員還努力設計實用與美學兼具的文創產品……

文化千年,征程漫漫。敦煌研究院的年輕人扎根大漠,傳承“莫高精神”,通過數字化保護,讓敦煌不再遙遠。

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保護團隊的韓雪在查閱“數字敦煌”資源庫(4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陳斌攝

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保護團隊圖像采集人員熊業騰在洞窟內調試設備,準備進行壁畫圖像采集(4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陳斌攝

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保護團隊圖像處理人員年海麗從莫高窟照片墻前走過(4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方欣攝

在莫高窟,一群年輕人用數字化方式“復活”千年藝術,以青春芳華守護石窟瑰寶。新華社發(張曉亮攝)

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保護團隊圖像處理人員年海麗在拼接壁畫圖像(4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陳斌攝

游客在莫高窟游覽(5月2日攝)。新華社發(張曉亮攝)

4月25日拍攝的莫高窟窟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陳斌攝

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保護團隊圖像采集人員熊業騰(中)和同事在洞窟內查看剛剛采集到的圖片(4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陳斌攝

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保護團隊科研人員安慧莉在制定壁畫采集方案(4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方欣攝

4月25日拍攝的莫高窟窟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方欣攝

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保護團隊的韓雪在查閱“數字敦煌”資源庫(4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陳斌攝

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保護團隊創意營銷人員廖雪婷在整理文創產品(4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陳斌攝

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保護團隊圖像處理人員年海麗在拼接壁畫圖像(4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方欣攝

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保護團隊圖像采集人員熊業騰在洞窟內調試設備,準備進行壁畫圖像采集(4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方欣攝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