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頭條丨兩個“最大”投產忙|閃亮的日子·飛閱一線


【資料圖】

項目建設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五一期間,不少建設者堅守崗位,為推進項目建設、早日投產達效默默奉獻。下面讓我們跟隨穿越機,來看看水運和玉米加工兩個行業之最的投產項目。

地點:信陽·淮濱港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孫旭:河南航運看淮河,淮河航運有淮濱。這里就是“豫貨出海”的集散地淮濱中心港。五一期間,剛剛開啟鐵水聯運新通道的淮濱港更加繁忙,大家看,“L”型的港池件貨散貨集裝箱一個都不少,河南省最大的綜合性單體港口——千里淮河第一港,果然名不虛傳!

信陽市淮河港口集團有限公司調度員 任方志:大家看,從澳大利亞漂洋過海過來的鐵礦砂,正在進行吊裝作業。這船貨物有54個集裝箱,載重1000多噸,2小時后,將通過公路運往鋼鐵廠,今年港口光鐵礦砂的運輸量,就已經超30萬噸。

信陽市淮河港口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楊紅丁:我們的貨物品種有鐵礦砂 戶外家居 板材 紡織品等,截至目前我們已經5條集裝箱航線,今年計劃開通上海、南京、蕪湖、武漢等航線。截至目前我們完成了集裝箱吞吐量8000多標箱,接近去年全年的總和。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孫旭:繁忙作業的碼頭平臺,車流不斷的貨運堆廠,現在淮濱港正積極建設進港鐵路專用線和B型保稅物流中心,建設“淮上云”智慧信息平臺,打造現代化物流發展的多式聯運新港口。

地點:駐馬店·中國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張霞雯:我腳下這個50米高的筒狀倉庫每個可儲存1.2萬噸的玉米,隨著這8個玉米筒倉全部建成,河南金玉鋒大健康生物產業園項目正式具備投產條件,開始試生產。全部投產以后,這里一天可以將這一個大筒倉的玉米轉化為淀粉、果葡糖漿、玉米油等深加工產品。簡單換算一下,這里一天的加工量就可以消化掉將近1萬畝土地里生產的玉米。

河南金玉鋒大健康生物產業園淀粉項目負責人 王若松:我們這個項目總投資106億元,一共包括19個子項目,總占地面積約2700畝,現在投產的是一期項目,等到二期項目全部建成后,產能將擴大3倍,總產值可達180億元。

【現場】設備是否檢查完畢 設備已檢查完畢主 分離機啟動 收到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張霞雯:正在試生產的是淀粉項目,是國內單體產能最大的玉米加工生產線,也是國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生產線,每天可生產玉米淀粉3000噸。其他項目也都在進行設備安裝和調試,預計兩個月后可全部投產。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