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政協委員賀穎春:祁連山下分“齡”施教“人與自然”


(資料圖)

圖為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第一中學副校長賀穎春。(資料圖) 肅南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中新網蘭州2月23日電(閆姣王牧雨)城市“水泥屋”如何與甘肅祁連山親密互動?2023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全國政協委員賀穎春建議,應當分“齡”施教引導人們走入大山,走進自然,上好“人與自然”課,親身體驗生態之美。

作為甘肅省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第一中學副校長,賀穎春長期關注教育發展。她近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建議,打造祁連山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品牌集群,讓青少年走進山水林地間實地考察學習體驗,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讓生態文明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賀穎春還說,針對不同年齡特點和教育目標,學齡前兒童側重親子關系的互動培養;中小學生側重國家課程標準適配,更好地促進自然教育與國家課程融合發展;成年人側重公眾科學和公眾參與,發動自然愛好者力量參與生物多樣性調查研究。

“當前我國生態文明自然教育體系建設和課程載體尚處起步階段,生態文明教育資源開發不足。”賀穎春提出,依托國內外專業機構做好自然教育課程開發設計,同時,立足祁連山自然資源稟賦和重要的生態功能,打造“祁連山物種基因庫”“生態文化傳承地”等自然教育品牌。

圖為秋日祁連山下,山丹馬場駿馬奔騰。(資料圖)楊艷敏攝

祁連山地貌形態多樣,孕育了復雜的生態系統和豐富多樣的野生動植物資源,生物多樣性特征鮮明,國家重點保護物種和珍稀瀕危物種較多,是我國西北干旱區重要的生物基因庫。

賀穎春表示,祁連山北麓建立生態文明建設視域下自然教育的資源優勢顯明,是自然教育、研學旅游、環境教育理想目的地。

“應該以祁連山國家公園為依托,積極推動資源共享和區域合作,設計一批具有影響力的跨界課程產品。”賀穎春稱,同時結合“世界濕地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等活動,開展系統多元的自然教育活動,豐富自然體驗教育產品層次。(完)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