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江蘇大力打造體育服務消費新場景

白光迪

漫步紫金山,公路自行車在密林山徑中穿梭下行;泛舟金雞湖,自由滑行帆板乘借著東風劈波斬浪。在江蘇,有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體育運動中,在揮灑汗水獲得健康的同時,助力體育消費轉型升級。

2020年8月,南京、蘇州、常州入選首批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2021年江蘇省城鄉居民體育消費總規模達2233億元,人均體育消費2626元,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亮眼數據的背后離不開政策扶持與機制創新,省級層面江蘇在全國率先制定《全省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建設工作指標體系(試行)》,著力科學產業布局,打造體育消費新場景,構建體育消費新生態,激發消費市場新活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布局新業態,文體產業園、綜合性體育中心成為經營新模式

走入位于南京老城南門西片區MR.B外教籃球館,便能發現球館上空斜坡頂的獨特設計,坡頂側的老虎天窗開向朝西,有效避免光線直射球館,保證了室內光線的視覺平衡。原來這里曾是南京印染廠廠房,特殊的建筑構造則是對生產的避光考慮,不曾想卻在80年之后意外地解決了運動場館中光線晃眼問題。

這片街區由老廠房所構成,位于明城墻之下,背靠秦淮河畔,古韻十足。2020年這里被認定為江蘇省體育服務綜合體,與以體育為主導的綜合體不同的是,體育產業只是諸多業態的一環,園區內集餐飲、娛樂、文化于一體,與其說體育在這里是特色產業,倒是更像其他產業緊密融合的粘合劑。

“我們以體育產業集聚特點作為招商重要的特點之一,與傳統配套設施相比,豐富多樣的體育運動配套產業獲得了眾多高科技公司的青睞。” 悅動·新門西體育文化產業園負責人說,園區內體育場館類別涵蓋輪滑、蹦床、射箭等多個新興體育項目,逐漸成為南京小眾體育愛好者的聚集地。

籃球館樓下是城墻“磚集館”,潮流買手店毗鄰攀巖館,配完眼鏡就能到隔壁了解最新款漿板裝備……運動的元素散落在街區的各個角落,讓體育“粘合”在工作娛樂當中。

體育消費需要打造精品業態拓展個性化服務,促進消費升級,還應立足大眾日常鍛煉需求。在蘇州吳江區,蘇州灣體育中心正逐漸成為周邊居民,甚至是其他區(縣)人們運動健身的消費目的地。

項目總共占地171畝,總建筑面積約8.4萬平方米,包含游泳、籃球、羽毛球、乒乓球、健身等業態,周圍還配有獨立的商業綜合體和假日酒店,可以承接一定規模性的專業性賽事。與門西街區不同的是,這里主要以服務全年齡段人群大眾體育消費場景作為運營理念。

“羽毛球場晚上需要提前幾天訂,周末的場地可能需要提前十天。”運營人員告訴記者,雖然場館建設規模較大,但周圍居民人數總體較多,加之人們運動觀念的不斷提升,場地經常會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除工作日上班時間,所有場地基本處于爆滿狀態。

業態布局關乎體育產業能否良性運行,資源能否合理配比利用。近年來,江蘇加速探索體育業態創新,因地制宜地做到“一地一策”精準規劃,依托多種用地模式,如體育場館、商業空間、戶外運動休閑空間載體,以體育服務為核心,有效組合體育、健康、文化、旅游、休閑、娛樂、商業等功能,相互融合,相互補充,相互支持,形成經營模式穩定長效的體育產業主體。

打造新場景,科技賦能、提質服務為體育健身提供可能性

在蘇州灣體育中心鍛煉,科技含量高是最為直觀的感受。人臉識別自主進出的游泳館、配備智能手環的更衣柜、智能燈控籃球、羽毛球館……日暮時分,健身者們在主館外側智慧步道上慢跑散步,只要用手機掃描場地中央的數字大屏,年齡、性別、跑步距離、消耗熱量等數據就會自動形成運動報告發送到手機上。

“智慧場館”讓運動更方便、更安全。通常來說,游泳館人流高峰期時,不可避免會出現泳者領取更衣室手牌排“長龍”的情況,極大程度影響了運動體育,也存在安全隱患。“跟之前排隊領手牌相比,自助取用手環非常方便!”家住吳江區冬梅社區游泳愛好者李萍將面部對準攝像頭,閘機打開的同時,閘機機箱末端便自動彈出一塊手環,全過程用時不足十秒,另一方面游泳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挑選衣柜位置,實現游泳館更衣室區域人流分離。

智慧化升級改造升級,讓場館運營更加精準科學。“在這里打球真的特別舒服,場館工作人員基本都通過設備管理球館,運動體驗非常高。”一位籃球愛好者感慨道。

場館內,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智能傳感設備,對多項數據進行監測和實時匯總展示,利用數字接口和電控技術,對場館內供能模塊遠程控制,確保運營及賽事期間各項場館數據維持在合理標準,也能幫助運營方實時統計當天累計的客流數,基于入館客戶性別、年齡段等維度對客群進行統計分析,實現場館智能化和無人化運維管理,為后期運營決策,降本增效提供“智慧方案”。

“我是在南京體育消費新場景電子地圖看到你們店的,看網上評價都不錯就想過來體驗一下。”南京市民夏翠根據不同類型網絡社區平臺上對于南京攀巖館的反饋測評,最終選擇了位于悅動·新門西文化體育產業園中的“藍鯨攀巖”。

夏翠口中的體育消費地圖,是南京市體育局為迎合體育消費升級需求,將體育多種體育消費場景上傳云端,據介紹,系統將體育消費新場景分為潮流項目、健身場館、商業中心、戶外營地等多個項目,小程序會自動進行定位,顯示周邊的體育場館,市民尋找健身場地,或者戶外體育運動的景區非常方便,地圖共涵蓋南京市12個區,總共100家體育消費新場景和10條體育旅游精品線路。

自2011年以來,江蘇省政府開始設立體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每年總規模1個億,采用競爭性立項方式對優質產業項目給予資助或補貼,累計安排10.95億元扶持1350個項目,帶動社會投資337.4億元。

截止目前,江蘇共成功創建31個國家體育產業基地,擁有3個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動態創建107個省級體育產業基地,認定76個體育服務綜合體,聯合省文化和旅游廳認定10家體旅融合發展示范基地。

“江蘇省不斷加快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建設,培育多元主體,改善產業布局,促進融合發展,推動體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豐富體育產品和服務供給。”江蘇省體育局一級巡視員王志光表示,下一步,江蘇省體育產業將堅持市場導向,從滿足消費者情感體驗著手,大力營造體育服務消費場景,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