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速看!飛天圓夢丨“黑科技”加持,航天510所攻克關鍵技術助“夢天”啟程


(資料圖)

圖為空間高效自由活塞斯特林熱電轉換裝置。(資料圖) 航天510所供圖

中新網蘭州10月31日電(閆姣)31日,空間站“夢天”實驗艙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510所當日披露,該所攻克關鍵技術,研發“黑科技”包含“智慧大腦”、神話“八卦爐”、光影“魔術手”等助力“夢天”啟程。

“夢天”實驗艙后續將與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三艙形成“T”字構型,標志著中國空間站建造全面完成,國家太空實驗室正式建成。據該所披露,“夢天”搭載著該所研發的三臺空間高效自由活塞斯特林熱電轉換裝置、X射線透射成像系統、高溫爐及批量樣品管理系統重要科學裝置。

“空間高效自由活塞斯特林熱電轉換裝置安裝在航天基礎試驗機柜內。”負責該裝置研發的該所高級工程師張安介紹說,該裝置具有高效率、高比功率等顯著特點。目前,國際上尚未開展斯特林熱電轉換技術的空間應用。

“在項目周期只有1年的情況下,我們先后攻克了活塞高溫高頻運動間隙密封、雙機對置與控制、多目標參數耦合及保持等8項關鍵技術。”張安稱,設備整機在地面測試中其熱電轉換效率為24.4%,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X射線透射成像系統巧妙利用X射線透射成像,實現了在空間環境中對材料實驗過程‘在線’實時觀察,可獲得空間材料樣品制備過程中的固/液界面形態、界面輸運效應等實時科學數據。”該所高級工程師孫晉川表示,這對于認知材料物理與化學過程的本征規律,指導和推動地基材料制備工藝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服務于高技術進步和國民經濟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

圖為高溫爐及批量樣品管理系統。(資料圖)航天510所供圖

在“夢天”實驗艙內,該所研制的“天宮八卦爐”——高溫爐及批量樣品管理系統是具有“多溫場聯動、多功能制備、全自動壓控”等特點的全新綜合型空間材料試驗設備,其內部有諸多“黑科技”,使中國空間材料設備首次具備溫場“區熔”功能,實現“天上煉丹”技術。

除上述“黑科技”外,還有音頻單元、照明裝置等系列“太空家居”產品。艙外云臺燈是光影“魔術手”,為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及開展艙外維修、科研活動提供良好照明,也將為航天員出艙活動和拍攝“太空大片”提供光影效果;儀表照明分系統的音頻單元軟件和FPGA軟件能高效實現報警、電話任務和會議功能,為實現“天地通話”搭建“太空信號線”;斯特林熱電轉換控制器配套軟件作為“智慧大腦”完成加熱控制、發電控制、參數采集、故障檢測等功能,確保試驗裝置在軌運行期間的功率能穩定輸出。(完)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