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焦點:甘肅省氣象局:健全觀測質量管理體系助力防災減災

本網記者沈文剛 通訊員 于仕琪韓玉婷

今年,甘肅省氣象局以“質量提升年”行動為契機,以補充、優化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為切入點,以定量考核為抓手,著力解決我省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與實際業務“兩張皮”“不落地”問題。

為此,如何將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成效顯著地發揮,即或通過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提升綜合氣象觀測業務質量,并將其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既定目標,甘肅省氣象局從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運行入手,歷經3年,通過不斷實踐、應用,反復思考關鍵點、工作瓶頸等,進一步健全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為助力防災減災增添新動能。


(資料圖)

深刻分析找準導致質量管理體系落地難的關鍵點

如何健全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首先就要找準導致質量管理體系落地難的問題。

“健全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就是為了通過有序的質量管理措施,促進整體觀測質量目標的實現。以體系文件為載體,進一步優化業務流程,明確各級職責,強化業務過程風險意識。通過不斷的檢查改進,促進觀測數據質量不斷提高,實現全省觀測業務標準化管理的持續改進。”甘肅省氣象局觀測與網絡處副處長劉宏誼介紹。

在2021年的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管理評審中,甘肅省氣象局業務人員深入分析,結合甘肅有關實際情況,針對改進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的四點要求和目標“應需而生”。

針對問題,甘肅省氣象局業務人員通過客觀分析研究,發現了導致質量管理體系在基層落地難的原因。問題癥結找出后,下一步重點在如何根據問題抓藥再“問診”,甘肅省氣象局業務人員又緊鑼密鼓的奔著下一“關卡”發起挑戰。

對癥施治解決制約體系與業務融合的堵點

健全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最終還是要歸根于與業務融合的“大梁”上,如此才能顯現其重要性和緊迫性。對此,甘肅省氣象局業務人員以文件修訂為抓手,最終實現對業務過程的有效控制。

于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2022年初,甘肅省氣象局就先后兩次對體系文件進行較大范圍的修訂。新建及修訂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績效考核、臺站維護管理、基礎設施管理、計量標準管理、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氣象臺站站址遴選勘察、雷達定標、裝備運行監控、數據質量控制與評估等24個程序文件,新增2個作業指導書,解決了執行層面的反感或無所適從的應付的問題。

“以前的程序文件與實際業務工作貼合度不高,導致體系不僅未起到提升質量的效果,反而成為基層工作人員的負擔,最終難以落地。通過對體系文件的不斷優化,體系與實際業務工作深度融合,不僅減輕了基層業務人員的工作量,而且更加明確了要求,讓工作人員更易接受和執行。”定西市氣象局業務科科長陳憲智說。

同時,甘肅省氣象局采取質量績效與目標任務考核對接的方法,真正實現了有效考評。宣傳貫徹培訓工作也同步進行,確保體系范圍內所有業務人員無死角掌握考核要求。

如此,解決了制約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顯現效果的問題,用實踐驗證其改進的有效性的問題又被甘肅省氣象局業務人員“一舉拿下”。

為全面檢驗各單位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成效,2022年省局抽審覆蓋全省所有市州局及全省三分之一縣站高質量開展內審活動。期間,在正式內審前召開預備會,對開展內審工作進行了明確要求,提出了“統一任務、統一標準、統一技術、統一紀律”的五個統一,確保內審結論準確、公平、公正。結果顯示,推進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與業務過程深度融合,兩方運行效益初步顯現,為后期提高觀測業務質量,促進觀測業務高質量發展可提供有力支撐。

“通過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搭建涵蓋需求分析、站網設計、裝備發展、項目建設、業務運行和用戶反饋在內的全流程體系框架,實現跨組織、跨部門、跨崗位業務高效流轉,提高集約化水平,觀測業務管理流程進一步優化。采取相應的業務風險預防和事前控制措施,實現“程序管事,制度管人”,形成規范化、制度化的“廢改立”清單。加強外供方評價和管理及用戶滿意度調查,確保了觀測服務質量。各級觀測人員增強質量意識,以質量管理體系內審和外審中發現的改進事項為抓手,有針對性地補短板、強弱項、防風險,保障了觀測業務穩定運行,提高了觀測數據質量,對我們基層氣象臺站來說意義重大。”皋蘭縣氣象局氣象臺臺長朱金國表示。

下一步,甘肅省氣象局將進一步開展預報預警業務質量管理體系試點,充分利用在構建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過程中所取得建設經驗,將氣象觀測業務過程管理延伸至短臨預警業務,助力防災減災。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