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熱點評!分類安置階梯補助 古浪經驗讓群眾“安身”更“安心”

古浪縣又一批易地搬遷項目正在建設中。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萬及敏

一座座塔吊不停地運轉,一臺臺挖掘機揮舞著“手臂”,扎鋼筋、搭架子、鋪設管道……近日,走進武威市古浪縣泗水鎮集中收縮居住點,上百畝的建設工地內人來人往,一座“新城”正在機器的轟鳴聲中拔地而起。


(資料圖片)

泗水鎮集中收縮居住點項目是古浪縣易地搬遷項目之一。今年以來,古浪縣對標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六類”區域,結合古浪大規模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的經驗,統籌考慮交通區位、地域空間、產業發展等多方面因素,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制定搬遷安置規劃,促進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托底和生活品質提升改善,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古浪經驗。

易地搬遷讓古浪成千上萬的群眾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通訊員李發玉攝)

為全力推進易地搬遷各項工作落地落實,古浪縣建立縣級領導包鄉鎮、部門領導包項目、鄉鎮領導包村組“三包”機制,健全專班落實、定期調度、聯席會商、技術保障、駐點督導“五項”制度,實行工作進度“周報告、月調度、季通報”,一體推動協議簽訂、住房建設、基礎配套、房款繳納、裝修入住等各環節工作高效落實。

在易地搬遷過程中,古浪縣遵循因戶施策的補助原則,充分尊重搬遷群眾意愿,分類安置,一戶一策實施差異化補助政策。今年以來,古浪縣面向搬遷群眾發放征求意見卡2500多份,充分征求群眾對安置住房建設的意見,在充分考慮搬遷群眾家庭人口、年齡結構、產業就業等實際情況和住房選擇意愿的基礎上,有針對性設計平房、二層樓房、六層樓房3種類型、建筑面積70到130平方米的6種戶型,最大限度滿足群眾多元化住房需求。

根據安置住房戶型、面積和建設成本的不同,古浪縣對搬遷群眾實行差異化階梯式補助政策,補助資金從7萬元到15萬元不等,做到了群眾自籌資金能承受、政府補助政策可持續,切實利用政策溫度提升了群眾搬遷的積極性。

為進一步方便搬遷群眾,古浪縣堅持就近原則和群眾意愿相結合,在縣城周邊、鄉鎮鎮區集中規劃建設安置點6處,建設高標準安置住房273套。同時,以成本價盤活縣城區、重點鄉鎮空置住房實行分散安置,動員鼓勵有意愿、有能力的群眾進城入鎮,目前138戶分散安置群眾已領取鑰匙。據介紹,未來5年,古浪縣計劃搬遷安置3053戶10755人;今年計劃搬遷安置481戶1692人,其中集中安置273戶1055人、分散安置208戶637人。

發展產業堅定搬遷群眾生活信心。

搬出大山不是終點,而是搬遷群眾幸福的新起點,如何才能讓老百姓穩得住、能致富?經過深入細致研究,古浪縣瞄準完善基礎設施和社會保障服務以及加強政策扶持促進產業發展兩個方面。

在項目規劃建設時,古浪縣就明確要求一步到位配套建設水、電、路、氣、網等基礎設施與綠化、美化、亮化、文化工程,著力打造生態宜居新民居。同時,古浪縣全面落實搬遷群眾戶籍遷移、社會保障、就醫就學、民政兜底等各類政策,有效保障了搬遷群眾權益。

此外,古浪縣加大產業培育獎補力度,鼓勵群眾發展壯大自種自養產業,對集中連片新建日光溫室50座以上的每座補助5萬元,集中連片新建養殖暖棚3000平方米以上的每個經營主體補助2.8萬元。

從土坯房到樓房,“搬”出幸福新生活。

在已經建成的易地搬遷點,古浪縣積極推行以黨建引領自治、法治和德治相融合的基層治理新模式,組建集中安置點黨支部,將搬遷群眾納入安置區社區管理服務體系。同時建立“支部引領、小組包戶、黨員帶頭”服務機制,激發群眾干事創業、發家致富活力,讓搬遷群眾盡快融入新環境、邁進新生活。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