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推薦:做強優勢產業 做精特色農業 蘭州市紅古區立足資源優勢加快鄉村振興步伐


(資料圖)

紅古區立足資源優勢加快鄉村振興步伐

“蟠桃已上市,需要的友友們抓緊下單……”這幾天,紅古區北山村村民李永江的朋友圈里發布的蟠桃上市的消息,得到了很多人的點贊和選購。黃色的蟠桃看上去色澤鮮美,非常飽滿。而這正是紅古區做精特色農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紅古區立足“甘青菜籃子基地”和全市“高原夏菜”重要生產基地優勢,通過實施“雙千萬元”等扶持政策,做強優勢產業,做精特色農業。從夯實農業基礎、壯大農業經營主體、鄉村環境整治等多個方面,積極推動全面鄉村振興,為“強省會”行動戰略打牢基礎。

紅古區全力夯實農業發展基礎,全面實施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打造省級現代蔬菜產業園,構建現代都市休閑農業基地和甘青“菜籃子”基地,建設萬畝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1個、千畝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2個。積極推廣“壽光模式”,深入實施農業產業發展獎補扶持政策,著力培育和發展優勢特色產業,新增設施農業347畝,新改擴建標準化規模養殖場4個,標準化規模養殖場達到25個。

在壯大農業經營主體方面,紅古區依托蘭州伊利乳業、蘭州鑫源農業、蘭州新希望等知名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積極培育壯大“農”字號龍頭企業。全區17家龍頭企業營業收入達到20億元,營業收入年增長17.8%,平均帶動合作社5.7個、農戶645戶。繼續實施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全區工商部門注冊的合作社共計361家,其中達到“五有標準”的合作社148家,占比達到41%,帶動農戶6892戶,帶動農戶占比達到56%。新認定區級示范社10家,區級家庭農場5家;新申報市級示范社4家,市級家庭農場3家。

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在這個過程中,紅古區還立足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三大革命’等專項行動”,繼續推行城鄉環衛市場化運營模式。深入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掀起“拆違治亂”整治高潮,購置垃圾清運車、垃圾收集車等各種車輛700余臺,配備垃圾桶3368個、垃圾箱217個,清理農村垃圾51000噸。農村環境面貌煥然一新。

在鄉村建設示范行動中,全面實施鄉村建設示范行動,完成全區22個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加快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制定《紅古區鄉村建設示范行動實施方案》。推進農村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實施村道安全生命防護工程,投資425.05萬元,完成波形護欄14962米、防撞護欄120米,消除56條15.082公里村道安全隱患存量。實施農村小型農田水利設施改造和山臺地上水工程改造的項目,共改造農村小型農田水利設施43公里。34個行政村城鄉公交、動力電實現全覆蓋。

近年來,紅古區還立足國家甘青藏旅游帶“黃金驛站”發展定位,依托美麗鄉村、特色小鎮等鄉村景觀和“河湟人家”系列文化旅游資源,推進鄉村旅游示范村建設。同時,依托農村“三變”改革,積極探索創新“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企業+基地+農戶”等發展模式,持續開展紅古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成全區34個村成員身份界定、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設置與量化、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頒證、股份經濟合作社成立等工作。全區參與農村“三變”村數達到17個,村集體、農戶耕地入股到經營主體達3000畝,輻射帶動農戶993戶3300人。

總策劃劉立山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顏娜特約記者文堯文/圖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