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頭條:東方不亮西方亮,投資自動駕駛要雨露均沾

編譯/ 馬曉蕾編輯/ 吳 靜設計/ 趙昊然來源/ 彭博社,作者:Andrew Grant

彭博社NEF最新道路運輸展望報告預測,到2040年,自動駕駛汽車大約占乘用車行駛公里數的8%。

這個行業的技術發展速度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所以預測過高或過低都是常事。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未來自動駕駛車輛行駛公里數所占的份額一定是上升的。


(資料圖片)

正是出于這一信念,自2014年以來對非上市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公司的投資超過了530億美元。

彭博NEF認為,共享汽車和Robotaxi將在乘用車旅行中占更大的份額。來源:彭博社NEF

汽車制造商在決定如何分配這些資金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們通過公司的風險基金和并購部門直接投資,并為自動駕駛汽車初創公司提供車輛,供其開發技術。

彭博社在跟蹤自動駕駛汽車發展工作時,創建了一個數據庫,包括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制造商的外部投資、合資企業、伙伴關系和其他行動。其中最大的收獲是,發現大多數大型制造商都不愿意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2017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間,按收入計算的15家最大的汽車制造商與自動駕駛汽車行業達成的投資、伙伴關系和合資企業的數量。來源:彭博社NEF

將投資和合作分散到多家公司并不能100%保證成功,但許多投資者會告訴你,這確實提高了投資的成功率。除了多元化投資組合理念之外,還有其他原因促使汽車制造商通過這種方法實現風險對沖。

許多自動駕駛公司一邊在車輛上測試和開發技術,一邊將目光投向其他領域。自動駕駛送貨公司Nuro 9月份宣布與Uber合作,它在車輛上測試軟件的早期迭代的同時,也在等待聯邦批準其定制的送貨車輛駛上公共道路。

自動駕駛領域的車型陣容在不斷豐富:除了Robotaxi、自動駕駛卡車、送貨機器人,還有自動駕駛環衛車和垃圾車等更小眾的車輛。

自動駕駛汽車應用和商業模式的多樣性,可以確保即使你投資的企業最終沒有在技術上拔得頭籌,但至少它們在特定的利潤豐厚領域占得了先機。

自動駕駛技術的擴張在一定程度上不再受地理因素的限制,這也是汽車制造商分散投資自動駕駛的另一個原因。

例如,由通用汽車支持的初創公司Cruise宣布了迅速擴展到新地區的計劃,在鳳凰城和得克薩斯州奧斯汀部署車輛、繪制3D地圖,并開始向乘客提供無人駕駛的乘車服務。該公司預計完成一個新城市的進駐只需90天。

如果Cruise公司能夠實現這一目標,這將是該行業的一個重大發展,有力地證明了自動駕駛技術的擴展模式。

然而,地理因素在其他方面仍然是一個障礙。一些地區越來越不愿意自動駕駛公司將在本地捕獲的數據分享給其他地區的開發者。

這種趨勢在彭博社的汽車制造商企業戰略數據庫中體現的很普遍,許多汽車制造商對西方自動駕駛公司進行了大量投資,只能對位于中國的公司進行單獨投資。

與任何發展中的行業一樣,不是每家公司都會成功,自動駕駛行業可能會有很多整合。然而,在特定的應用、地域和商業模式中,贏家會有很多,而全球汽車巨頭都想分一杯羹。

本文由汽車商業評論原創出品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說明

違規轉載必究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