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慶陽市人民醫院:10余小時“移花接木”為患者斷肢再植重塑生命光彩
(資料圖片)
圖為斷肢再植手術中。
中新網甘肅新聞7月27日電(王聰蘭高展)26日,49歲的山東漢子劉友發(化名)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他的左手經過一番“移花接木”后,重新回到了原位,重建了上肢外觀,重現了原來的模樣,煥發出原本的生命光彩。
7月19日,一例斷肢再植手術在慶陽市人民醫院完成,這是該醫院自身的又一次挑戰。隨著患者完全離斷的左手術后由皮革樣干癟蒼白漸漸轉為回彈紅潤,患者平穩度過血管危象期,這也標志著該斷肢再植成活。
該手術由手足顯微外科張利清、王繼紅、何澤中手術團隊與手術室麻醉醫師江紅梅、手術護士曹盈盈、李娜及毛雅云等醫護團隊完成。
圖為術后第6天,患者可輕輕活動食指。
晴天霹靂,左手意外離斷
7月19日下午,正在勞動中的劉友發怎么也不會想到,他一貫熟悉的機器,因為動力強大的電力塑膠粉碎機的機械外力,突然將他的左手死死夾卡吞噬。驟然的驚嚇、極度恐慌的他身旁并無一人,生與死之間,慌亂中他將左手硬生生強行撕離自己身體,跑出場地外面呼救。在朋友幫助下,17時30分左右,匆忙來到慶陽市人民醫院救治。
醫生檢查時,發現不見離斷的左手!問診本人及朋友都懵了,一時也不知道斷肢在哪兒!
醫生急了,“趕緊回去找手,保存好以最快速度拿來”。
仔細清創、骨骼固定、血管吻合、修復肌腱及神經,嚴重的撕脫傷,致血管、神經、肌腱長段缺損。
由于擠壓、撕脫嚴重,離斷的左手干癟、坑坑凹凹,加之天氣炎熱,斷肢和殘肢污染嚴重,斷肢再植術后完全離斷的左手能否成活?情況會不會更糟糕?
妙手仁心,化腐朽為神奇,離斷的左手失而復得
患者推進手術室那一刻,手術室護士長毛雅云腦子便開始像陀螺一樣高速運轉起來,考慮夜間人員保障、術中配合、后勤保障補給等。
無影燈下,緊張的清創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為了縮短斷肢熱缺血耐受時間,兩組人員分頭同時清創。
“仔細點,這部分盡可能修復保留,對將來最大程度恢復肢體精細功能有益處”。手足顯微外科主任張利清在清創中,指著斷肢上斷裂的小指血管和神經,對身旁醫生說。
患者劉友發靜靜躺在手術臺上,張利清帶領團隊沉著冷靜,歷經2小時徹底清除殘肢異物、在保護缺損的血管神經的同時、徹底清創、整理修復離斷的左手,骨圓針固定腕關節骨骼后,開始探查血管,由深及淺,依次修復關節囊、伸屈肌腱、吻合動靜脈血管、神經等。
術中,顯微外科團隊剛柔并濟,大刀闊斧又精準拿捏,將一絲不茍融入每個細節,看似普通的一針一刀一線,卻蘊涵醫學工匠“人刀合一”的精雕細刻。時間在一分鐘一分鐘、一小時一小時中滑過,10多個小時過去了,劉友發的斷肢遠端逐漸紅潤,開始有了一點點生機。
“6根粗細1—4毫米的2動(動脈)4靜(靜脈)血管、尺神經、正中神經、橈神經淺支及相應的肌腱全部一期吻合修復。在顯微鏡下,要耐著性子,心平氣和,用肉眼幾乎不可見的絲線一針一針的吻合血管和神經,才能很好地重新建立和恢復血液循環。”術后張利清主任如是說。
看著日漸好轉的丈夫,劉友發妻子李女士淚眼婆娑:老公是家里的頂梁柱,人也憨厚,如果他的手沒有接成功,以后家里可咋辦吶。
復活一根斷肢挽救一個家庭
斷肢再植不僅挽救一個人的一生,也挽救了一個家庭。越是高難度、高風險的手術,往往最需要醫患互信的配合。
10多個小時的手術過程中,決定手術成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高質量的血管吻合。斷肢再植能否成活,術后患者能否平穩度過血管危象期,考驗的不僅是術者“手藝”,同時考驗著人的耐力和體力,傳承的更是“醫者仁心”“醫者匠心”“醫者慧心”
身為醫生,張利清說:“越偏遠的地方,越是經濟欠發達的地方,越是需要好醫生。像這種患者,夏季天氣炎熱,如果遠赴外地救治,變數太多,斷肢再植的失敗風險將大大增加。”
2011年12月,慶陽市人民醫院首例斷肢再植手術獲得成功,自此,該院在顯微外科領域不斷精進。截至目前,成功完成斷肢再植術50余例,拇指(趾)再造術5例。好多患者出院后都跟醫生處成了親人。
隨著時代發展,工傷大量減少,但大到車禍、小到一不小心、不防備的意外傷害仍在不斷發生。保肢,對患者來說就是一生一次的機會,這推動著醫務人員不斷追求技術的進步。斷肢再植從早期的修復、重建患者的勞動功能,到目前“身心一體”的整體理念,慶陽市人民醫院顯微外科修復的不僅是患者的肢體功能,重建的是患者對于生活的希望。(完)
有關科普:
斷肢再植院前急救原則:止血、包扎、保存、轉運。
保存方法:取生理鹽水紗布或相對干凈的布料,包裹斷離的肢體,然后裝入不透水的塑料袋中,再置于冰塊之中,有條件的、方便的可置入0—4攝氏度的小冰箱,快速轉運。
目的:減少熱缺血時間,減少污染,降低進一步損傷。
時限:越早越好,一般6——8小時以內。
術后護理和觀察同樣重要,同樣要密切跟進。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
- 世界即時看!慶陽市人民醫院:10余小時“移花接木” 為患者斷肢再植重塑生命光彩2022-07-27
- 環球新消息丨西藏山南鄉村產業發展見聞2022-07-27
- 快資訊:義龍新區慰問351名生活困難老黨員老干部2022-07-27
- 快資訊丨明晚7點,準時發車!2022-07-27
- 環球即時:太陽能熱水器改為光伏發電板,小區路燈全部用光伏發電2022-07-27
- 世界快看點丨“滿天星”行動計劃正式發布,到2025年重慶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進入全國“第一梯隊”2022-07-27
- 天天微動態丨山東調查總隊在棗莊成功舉辦統計執法檢查技能競賽決賽2022-07-27
- 實時:焦作市山陽區:答“題”交卷促提升2022-07-27
- 環球熱推薦:中國十九冶承建的綿陽一環路項目榮獲綿陽市“綿州杯”優質工程獎2022-07-27
- 全球動態:云南迪慶:以公益訴訟“小杠桿”撬動為民服務“大作為”2022-07-27
- 視焦點訊!羅湖十四五期間將提供近3萬套公共住房,最快2023年交付2022-07-27
- 新消息丨外賣女騎手看過來!廣州新增多處關愛新業態女性暖“新”小屋2022-07-27
- 全球通訊!打造全國首個“黃三角一體化”政務服務通辦圈2022-07-27
- 【全球報資訊】鐵路暢行碼來了!目前正在全面推廣中2022-07-27
- 焦點速訊:「理通三迤」算好“三筆賬”辦好群眾事2022-07-27
- 當前視點!菏澤市水務局穩步推進各項水務工作 助力菏澤高質量發展2022-07-27
- 每日熱訊!【小康路上看老鄉】平涼靜寧:特色產業助力農民增收致富2022-07-27
- 天天亮點!最全統計!蘭州交通大學2021新增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8個2022-07-27
- 環球視點!重走中國西北角|鴨暖鎮昭武村:“紅色村企”開啟強村富民新路子2022-07-27
- 熱文:河南擬為網絡安全立法 個人發布違規不良信息或將受罰2022-07-27
- 新動態:地鐵12號線全線通過單位工程驗收2022-07-27
- 當前動態:深圳中考第二批錄取分數線公布!最低錄取線280分2022-07-27
- 【新要聞】山西檢察機關依法對張東升涉嫌受賄、挪用公款、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為親友非法牟利案提起公訴2022-07-27
- 世界微頭條丨國網尋烏縣供電公司:壓實“師帶徒”成效2022-07-27
- 世界動態:安遠縣住建局(人防辦)召開人防半年工作推進會2022-07-27
- 支付場景多元化趨勢下,支付機構如何快速迭代升級支付系統?2022-07-27
- 網絡零售市場企穩回升,寶付數字化服務助力新零售2022-07-27
- 7月22日相聚福州!2022 XRIC暨第五屆“金V獎”頒獎盛典即將開啟2022-07-27
- 2022 XRIC暨第五屆“金V獎”頒獎盛典在福州臺江成功舉辦!2022-07-27
- 每日熱門:靈臺警方打掉一“跑分”洗錢團伙 5名犯罪嫌疑人落網2022-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