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新華全媒+|考古人員為麥積山石窟“基因編碼”

世界文化遺產麥積山石窟位于甘肅省天水市,始建于距今約1600年的后秦,現存洞窟221座,有大量精美的雕塑、壁畫,被稱為“東方雕塑陳列館”。

長久以來,文物保護專家和相關研究學者都期盼了解麥積山石窟每個洞窟的詳細信息資料。

這是6月9日拍攝的麥積山石窟(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陳斌攝

這是6月9日拍攝的麥積山石窟(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陳斌攝

2021年,國家文物局制定《中國石窟寺考古中長期計劃(2021—2035年)》,將《麥積山石窟考古報告》的編寫和出版列為重大項目,并要求2022年前完成麥積山石窟考古報告體例和樣稿。

(資料圖片)

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副所長張銘介紹,此次編撰的麥積山石窟考古報告的體例和樣稿是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學習和借鑒國內已出版的石窟寺考古報告,利用數字化測量、碳十四測年等技術,對麥積山石窟第74窟、第78窟所有文物信息,以文字、數字化測繪、圖版、影像等多種形式,進行全面、客觀、科學、準確的記錄,并進行初步的復原和對比研究。目前,麥積山石窟考古報告體例和樣稿初稿已經完成。

張銘說,撰寫麥積山石窟考古報告,永久地保存其完整信息,相當于為麥積山石窟進行了一次“基因編碼”,不僅有助于麥積山石窟的保護、研究、弘揚工作的推進,而且在必要的時候,文保人員也可以根據報告內容嘗試進行洞窟復原。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