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看老鄉】徽縣榆樹鄉:蜂場全程數字化 助推蜂產業快速發展

本網記者程健趙志富

4月26日上午,由甘肅省委網信辦主辦的“小康路上看老鄉”隴南采訪活動來到徽縣榆樹鄉隴南市“中華蜜蜂標準化養殖基地”。

記者在該基地看到,與大多養殖蜜蜂不同的是,這里的每個蜂箱旁邊,都安裝有監控攝像頭。原來,該基地是當地土蜜蜂“中華蜂”數字化智慧蜂場。

據了解,由徽縣錦繡中華蜜蜂養殖農民專業合作主導的隴南市中華蜜蜂標準化養殖基地,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蜂場的全程數字化,以提升蜜蜂的養殖水平,提高蜂蜜生產品質,促使蜂蜜地標性產品品牌升級。

同時,通過建設品質追溯系統,實現蜂產品從蜂箱、蜂場、養蜂人到采蜜、交易、物流、生產、成品、銷售全鏈數據貫通質量溯源,并建立智慧蜂業“一張圖“管理體系,實現可視化信息管理。

除了記者看到的監控攝像頭外,該基地還建有智慧蜂場物聯網感知系統,這個系統通過蜂場氣象站實時監測蜂場環境降雨量、光照、風速、風向、溫度、濕度、氣壓、二氧化碳等數據。而蜂場監控攝像頭負責記錄蜂場影像數據,最終實現對蜂產品的采集過程進行全程監控和數據化管理。

目前,合作社已修建標準化蜂場5個,蜂群750群。2021年,合作社出售蜂蜜10噸,每噸7萬元,收入70萬元,出售蜂群1000群,每群500元,收入50萬元,共計收入120萬元。

該合作社的成立,有效解決了過去農戶分散飼養養殖水平低、蜂蜜產量低、效益低等阻礙養蜂業發展的瓶頸問題。

在合作社的輻射帶動下,全縣涌現出了很多養蜂大戶,其中飼養中蜂500箱以上的1戶,300箱以上的5戶,200箱以上的8戶,100箱以上的20戶。合作社還大力推廣中蜂高箱高產成熟蜜飼養方法。2021年累計培訓20期1300多人次,其中培訓貧困戶600多人次。養蜂業的發展對貧困戶的就業,增加收入,提高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大力發展“中華蜂”養殖產業,榆樹鄉已培育中蜂養殖戶360多戶,累計蜂群達1.4萬余箱,產值1400萬元,養蜂戶均收入3萬多元,人均收入5000多元。可以說,中蜂養殖產業的快速發展,進一步拓寬了群眾增收致富的渠道,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奠定了堅實基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