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株洲全社會研發投入總量超118億元 投入強度達3.27%

全社會研發投入去年總量超118億元,投入強度達3.27%


(相關資料圖)

株洲連續五年“領跑”全省

株洲日報全媒體記者/陳馳

通訊員/李白軍 賀瑩

10月16日,記者從市科技局獲悉,2022年株洲全社會研發投入總量達到118.35億元,同比增長14.75%,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27%,連續五年位居全省第一。

研發經費是科技創新活動的源泉,其投入規模和強度,反映研發活動資金支持力度,也體現地區經濟轉型升級進程和高質量發展水平。

412家企業

獲省級研發獎補超七千萬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近年來,市科技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聚焦、裂變、創新、升級、品牌”工作思路,以財政為引導,企業為主體,項目為支撐,不斷強化政策激勵,優化提升服務水平,引導全社會加大研發投入,在全面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省級財政研發獎補、市級研發管理補助等政策,確保企業應享盡享。

2022年,全市加計扣除金額突破60億元,412家企業獲得省級財政研發獎補7018.87萬元,總量及金額均排名全省第二。

“將研發獎補落到實處,除此之外,定期組織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活動,舒緩企業資金難題。”市科技局負責人說,分批分組深入企業,針對企業的特點,整合各類資源,為企業搭建平臺,拓寬企業資金渠道,幫助企業更好發展。

科小企業與高新企業

實現雙過千

“今年,了解到我們申報科小遇到困難,企業聯絡員聯系有關部門和專家,來公司面對面培訓指導,幫助我們順利完成申報工作。”荷塘區瑞美包裝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歆懿說。

今年以來,為著力打好科技攻堅仗,讓科創企業進得來、穩得住、能發展,市科技局堅持問需于企、問效于企,多措并舉、精準發力,打出涉企服務“組合拳”。通過量化年度、月度考核指標,在梳理惠企政策、申報流程、評價標準和注意事項等內容后,把優惠政策送至企業;通過政府購買第三方服務形式,為企業提供專利咨詢、技術交易、填報指導等服務,不斷完善科技創新生態。

近年來,我市按照“初創孵化—科技型中小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專精特新企業—上市企業—獨角獸企業”的梯次培育機制,持續推動創新主體成長。2022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達1261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1104家,是全省第二個突破1000家的市州。“2022年湖南高新技術企業綜合創新能力百強榜”中,前3強均為株洲企業、前6強中株洲占5席。

4630名高層次人才

扎根一線

人才是第一資源。國慶前夕,“制造名城進清華”招才引智專場推介活動在北京舉行。

今年以來,我市圍繞重點產業需求精準制定校園招聘計劃,打出校園引才組合拳,此次專場推介,中車株洲所、中車株機、中國航發南方、時代新材等19家企事業單位拿出560個崗位,吸引眾多學子前來咨詢。而這,只是株洲招賢納士的一個縮影。

為引聚創新人才,株洲實施“新人才30條”“創新人才引培計劃”“雙創精英人才計劃”等政策,優化人才環境,吸引高端人才。2022年最具人才吸引力百強城市中,株洲位居第64名。

目前,全市擁有高層次人才4630人,包括本土企業全職院士3人、院士后備人才23人、國家人才計劃專家等高精尖人才115人,他們扎根研發一線,為株洲“智造”奉獻智慧與青春。

“我就是校招時,被株洲的人才政策和企業優秀的研發實力打動,畢業后便前來報到。”中車株機產品研發中心江大發博士如是說。

793家科創平臺

為發展提供“引擎”

科創平臺、院所的建設,是一個地區研發能力不斷提升的重要抓手。株洲圍繞產業發展需求,加快布局和建設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緊扣全國重點實驗室優化布局的重大機遇,著力推動全市科技創新平臺提檔升級。

前瞻性布局力能實驗裝置、航空冰風洞實驗裝置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已納入省政府“4+4”科創工程。2022年,成功推動2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入列,占當年全省獲批總數的2/3。

截至目前,我市各類科技創新平臺總量達到793家,其中國家級61家、省級423家、市級309家,科技創新平臺數量和質量穩居全省第二。

株洲著力以項目作為研發投入的落腳點和支撐點,連續五年組織實施“百項科技成果轉化工程”。2022年,3個項目納入省政府工作報告“十大技術攻關項目”,排名全省第二。13個項目列入“省100項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完成研發投入11.04億元,綜合完成情況穩居全省第一;獲得國省科技計劃立項項目188項,其中國家項目33項、省級項目155項,穩居全省第二。

2022年,我市首次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遴選第三方服務機構,分縣市區、點對點開展研發管理工作輔導;首次按照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加計扣除、重大項目、重大創新平臺、研發獎補等研發活動特征,精準識別和發動;首次系統性對月度、年度研發投入統計報表、財務報表進行調度。全市研發投入申報總量達到183億元,較上年度增加13億元,創歷史新高。

(一審:鄧望軍 二審:石偉 三審:禹振華)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