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19日電 今天,2023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發展大會系列活動在北京舉辦。活動上發布了“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提升計劃”(簡稱“提升計劃”),明確提出,國家文創實驗區將力爭用五年時間,區域內文化產業收入突破5000億元,數字文化產業占比超過50%,并打造10家百億級示范園區,培育10家以上年收入百億級旗艦企業,每年推出不低于10部文藝精品力作,形成一批更為成熟定型的經驗模式。
國家文創實驗區發展大會系列活動舉辦。虛擬音樂人“小琴”在熒屏上隨歌起舞。富田 攝
五年時間區域內文化產業收入突破5000億元
“國家文創實驗區成立9年來,區域內文化企業發展勢頭強勁,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新業態市場主體高度聚集,釋放出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為順應產業發展的新形勢新挑戰,在更高水平上推動實驗區升級發展,更好地服務首都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示范帶動全國文化產業創新提升,我們適時推出‘提升計劃’,為實驗區的未來發展‘再添一把火’。”國家文創實驗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提升計劃”明確提出,國家文創實驗區將力爭用五年時間,區域內文化產業收入突破5000億元,數字文化產業占比超過50%,并打造10家百億級示范園區,培育10家以上年收入百億級旗艦企業,每年推出不低于10部文藝精品力作,形成一批更為成熟定型的經驗模式,同時每年認定、引進100名文化人才,進一步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培育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郎園station等10大文旅消費場景,通過一系列務實行動,為全國文化產業改革創新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聚焦本屆大會主題,為深入推進相關部門在AIGC領域的合作,國家文創實驗區管委會領銜,聯合阿里云、商湯科技、釘釘、實驗區AIGC聯盟、實驗區云園區等大模型研究技術方應用方,共同簽署了“國家文創實驗區生成式人工智能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積極推動AIGC在實驗區規范應用,通過建立多層次的合作機制,拓展技術提供方、企業應用方與政府之間的交流合作,為大模型在文化領域的應用創造更多可能性。
國家文創實驗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科技的進步,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已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AIGC在文化應用將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在國家文創實驗區,大模型有著10萬家文化企業、100個文化產業園區作為應用場景,將持續搭建平臺,通過多種舉措推動大模型與文化企業的深度對接和融合發展。接下來,國家文創實驗區將充分利用合作框架相關機制,在為大模型企業提供周到服務的同時,進一步研究相關產業支持政策,持續推進AIGC應用領域走上新高地,以新技術賦能文化企業提升生產效率,加速產業變革。
數字文化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值得一提的是,迎接AIGC的挑戰,國家文創實驗區內的企業正逐步由“單兵作戰”到“組團布局”。目前,果殼、藍色光標、數字力場等企業共同組建了AIGC創意產業聯盟,并于2023年3月正式落戶國家文創實驗區。聯盟逐步在首創郎園、北京國家廣告產業園區打造AIGC創意產業基地,并加強研發服務支撐,為AIGC創意者提供服務支持場景,賦能創意設計和內容生產,各成員企業將通過社區+空間+展陳+造節等線上線下聯動方式,為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注入未來新活力。
放眼整個國家文創實驗區,作為全國文化企業最集聚的區域,實驗區緊抓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機遇,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新賽道,構建產業新生態,以數字經濟引領高質量發展。通過大力促進AI數據算法、超高清直播、融媒體互動等技術在文化領域的創新應用,積極探索AIGC應用場景,朝陽區形成恒通創新園、東風德必、E9等一批數字文化產業特色園區,涌現出央視頻、書行科技、凱聲文化、思維造物等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數字文化企業。2023年1-8月,朝陽區文化產業新業態特征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收入809.6億元,同比增長7.5%,數字文化業態成為引領產業發展的強勁動力。
在“文化+科技”新引擎的驅動下,朝陽區文化產業規模持續壯大,各項指標不斷攀升。2023年1-8月,朝陽區規模以上文化產業單位數量為2489家,占全市比重為43.8%,實現營業收入1996.1億元,占全市比重為15.7%,同比增長10.5%。朝陽區擁有規模以上文化產業2489家,排在全市第一,占全市43.8%。
截至目前,朝陽區擁有全市超過三分之一的市級文化產業園,40%的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和數字文娛獨角獸企業,50%上市文化公司以及60%的知名創意設計公司,80%頭部MCN公司和數字內容生產公司,80%的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90%的國際傳媒機構……798-751藝術街區、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北京歡樂谷、朝陽大悅城4地入選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2022年,朝陽區因“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文化和旅游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完善、消費質量水平高”,獲“國務院督查激勵”,成為北京市唯一入選的地區,獲為期兩年的傾斜支持。(完)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國家文創實驗區文化產業收入力爭五年突破5000億元2023-10-20
- 我國農業“國家隊”秋收告捷 4600萬畝地預計將產450億斤糧2023-10-20
- “齊魯名企巴渝行”投資洽談會簽約15個項目116億元2023-10-20
- 廣州前三季度完成客運量22841.64萬人次 同比增65.6%2023-10-20
- 工信部:愿中非合作,共享人工智能時代的發展機遇2023-10-20
- 中央企業專業化整合再提速 14組23家企業單位集中簽約2023-10-20
- 浙江臨建高速通車“滿月” 打造鄉村振興致富路2023-10-20
- 官方:重慶科創中心建設進入提速提檔新階段2023-10-20
- 專精特新看中國|汽車零部件配套“小巨人”企業創新驅動重慶汽車產業鏈生態2023-10-20
- 安徽加速構建通用人工智能生態體系2023-10-20
- 內蒙古四子王旗奏響豐收“牧羊曲”2023-10-20
- 全棉時代官宣趙麗穎,以家紡居家系列定義全棉“新舒適”2023-10-20
- 廣西深化產業園區改革發展 塑造新優勢新動能2023-10-20
- 前三季度新疆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速快于全國平均水平2023-10-20
- 漫步街頭巷尾 感受文化溫度2023-10-20
- 棉花加工、甜菜收割、冬小麥管護……天山南北秋收農忙正當時2023-10-20
- 百融云創用決策式AI+生成式AI 打開財富管理增量市場的大門2023-10-20
- 【小康路上看老鄉】甘肅通渭:“板下經濟”撬動鄉村振興新動能2023-10-20
- 金地謀劃了小半年的接班計劃,終于落地2023-10-20
- 房地產開發板塊異動拉升,榮盛發展、金科股份等漲停2023-10-20
- 港股內房股異動拉升,遠洋集團漲超12%2023-10-20
- 誰還記得“合創”?2023-10-20
- 9月車企排名:一汽-大眾并非不可逾越2023-10-20
- 誰說賣電車必虧錢?比亞迪賺個盆滿缽滿2023-10-20
- 智己,后來者的困境與決心2023-10-20
- 過去追好學校,終于變成了笑話!2023-10-20
- 第三屆全國茯苓大會暨第六屆武陵山(懷化)國際健博會在靖州開幕2023-10-20
- 全力護航德州馬拉松 德州市政部門開展賽道排水設施專項整治2023-10-20
- 人民建議丨盤活歷史文化街區、規劃旅游動線 天津網友建言被相關部門納入規劃參考2023-10-20
- 德州市公路巡查中心召開警示教育大會2023-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