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適老化改造3038戶 益陽民政部門為老年人生活“提質”幸福“加碼”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益陽市赫山區龍光橋街道早禾村村民曹正凡因中風腿腳不便,民政部門對其家里進行了適老化改造,配備了輪椅、蹲便器改坐便器并配了3個扶手……近日,益陽市民政局聘請第三方專業機構聯合各鄉鎮(街道)、開發區社會事務辦及村委會驗收適老化改造工程。曹老對著工作人員一個勁地說著感謝:“改造之后,方便多了。”

為進一步改善老年人生活照料條件,提升居家養老生活品質,益陽市民政局將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工作納入重點民生實事,通過制定任務清單、抓準需求清單、嚴格按標驗單的“三單服務”模式,于今年9月提早并超額完成適老化改造3038戶(原定任務2000戶),均達到驗收即可入住的標準。

今年初,益陽市民政局成立由局長張曉任組長的重點民生實事項目領導小組,通過發動縣市區摸底、開展調研、召開現場會等形式,選定經濟困難、高齡、失能、殘疾、重點優撫對象等老年人家庭3038戶5000余人。制定《2023年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工作實施方案》,下發《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項目基層表》《縣市區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申請表》等任務分解表,明確總體任務、工作時序和要求。

按照“按需提供、按需下單”的原則,益陽市民政局圍繞設施配備、老年服務用品配置等方面對住宅和家具設施進行改造,推出9個基礎項目、21個自選項目供選擇,根據每個老人的身體情況、居住情況、個人意愿等,實行一戶一策、一戶一檔案,確保適老化改造服務高質、實用。

益陽市民政局還在監督管理、督導評估等方面發力,實施一月一調度、一月一通報、一月一小結“三個一”機制,集中研究會商遇到的問題;強化資金保障,首批改造按每戶1000元標準撥付到縣市區,縣市區按每戶3000元資助改造經費,不足部分縣市區統籌解決;強化監督管理,采取縣市區民政部門自查、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檢查,最后由市民政局重點抽查的方式進行項目驗收并填寫驗收表存檔,全程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群眾代表參與監督。

(張佳偉 王 征 田其德 丁永剛)

(一審:楊露 二審:蔣俊 三審:謝峰)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