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一個有情的地方

郴州仰天湖大草原,吸引游客共赴綠水青山之約。 辜鵬博 攝

遠眺桂陽縣樟市鎮東郊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周秀魚春 攝


(資料圖片)

梁可庭 廖振華 毛 欽

8月末的郴州,新事不斷、喜事連連。

宜章莽山之巔,國際鋼琴大師郎朗與國樂藝術家方錦龍共同奏響“全球郴”交響曲;山高林密之地,五蓋山國際森林康養度假區對外試營業,帶來“霜雪雲霧露蓋山頭”的奇特體驗;碧水丹霞之畔,蘇仙瓦窯坪歷史文化古村開街,重現一半山水詩意、一半古鎮煙火的繁華盛景……

伴隨著第二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緊鑼密鼓籌辦的號角,亦有2023年湖南省“我們的節日·七夕”主題活動選址郴州市北湖區,為年輕人解鎖浪漫的七夕。“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來郴州旅游的人們發現,一個有情的地方,浪漫不僅藏于古人的詩詞中,還徜徉在流動的山水畫卷中。

“承”文化之情,千年古韻在郴州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是詩人的慨嘆,亦為郴州這片有情土地寫下千年注解。

從空中俯瞰飛天山,一顆巨大的愛心,仿佛在紅巖頂上低吟淺唱;桂東仙緣橋,隱見于云霧間,是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鵲橋;策馬奔騰于仰天湖大草原,感受海拔1314米的涼風;蘇仙嶺這個古老的文化地標,8月16日起免費開放……郴州的一山一水,總隱喻著一人一情,驚艷了時光,浪漫了歲月。

多情的土地滋養人文與萬物。蘇仙傳奇的曲調,聽醉了千年的月亮;莽山隱約的瑤歌,陶醉了萬年的愛情。嘉禾的伴嫁歌,唱紅了新娘的臉蛋;東江湖的搖櫓聲,蕩漾了文人的詩情。

這里是中華民族農耕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相傳,神農足跡踏遍山川,在嘉禾縣覓得“嘉谷”,留下神農教耕的千古傳說。桂陽縣的千家坪遺址,發掘了石劍鏃、石斧、石錛、白陶殘片等器物,是7000多年前人類早期信仰的一種印證。

遷客騷人,多會于此。唐宋文人杜甫、韓愈、劉禹錫、秦少游等來到郴州,依山走筆、隨水流墨,留下膾炙人口的詩篇。蘇仙嶺的“三絕碑”、北湖的“叉魚亭”、坦山的“勸農碑”,處處記載著郴州古老的歷史。北宋理學鼻祖周敦頤三度在郴為官,不僅開創宋明理學流派,“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清風情懷,更為后世所景仰。

這里還是一片紅色熱土。1934年,紅六軍團途經桂陽縣,不侵犯群眾一草一木,“夜宿梨山 秋毫無犯”的故事至今傳唱。同年,紅軍長征經過汝城縣沙洲瑤族村,3位女紅軍臨行時把僅有的一條被子剪下一半留給村民,留下“半條被子”的魚水佳話。

生于斯,長于斯,文化是一座城市最深厚的積淀、最深沉的力量、最深遠的優勢。淳樸親切,溫暖如初,在經緯交織中鉤沉出湘南大地蔚為壯觀的文明史和奮斗史。

“燃”奮進之情,干事創業在郴州

郴州自古為“楚粵之孔道”,是中原通往華南沿海的“咽喉”。如今,作為湖南向南開放的“南大門”、中部地區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橋頭堡”,郴州瞄準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國家創新示范區、開放發展排頭兵、湖南重要增長極”四大定位,書寫奮進的嶄新篇章。

郴江奔涌,訴說著一個又一個高質量發展的動情故事:

一條條跨越山海的要道,刷新著郴州速度。高速縱橫,高鐵通達,機場通航……郴州交通設施呈現跨越式發展,對接大灣區經濟巨擘日益“強壯”。

一個個示范點(區)的創建,擦亮了郴州名片。礦博會永久落戶郴州,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獲批并啟動建設,湖南自貿試驗區郴州片區獲批,全國文明城市成功創建。

一串串發展亮眼的數據,詮釋出郴州底氣。2022年,郴州有色金屬全行業營收達1002.2億元,數字經濟總量過千億,電池產業簽約金額超過1360億元,郴州高新區、永興經開區成功創建千億園區,全市省級及以上園區技工貿總收入突破5000億元。

“走路一陣風、工作往前沖。”第二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選址郴州,化作激勵全市上下“闖創干”的高亢號角。

“項目建設再提速,旅游環境再提質,景區服務再提優。”施工現場熱戰正酣,工程車輛川流不息,郴州大幅提速文旅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100多個文旅項目落地或建成。

奮斗的背影從不孤單,拼搏的汗水從不會被辜負。“天下莽山、溫泉之都、碧水丹霞、紅色經典、東方水城、避暑康養、歷史文脈、夜空閃亮”8張文旅名片亮相,吸引八方游客。

綠水青山更是金山銀山,郴州繪就“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生動畫卷。今年上半年,郴州接待各類游客總人數、旅游總收入均居全省第二,“大灣區游客最喜歡的湖南20個景區”中,榜單前六郴州獨占4席。

“抒”和諧之情,美美與共在郴州

生機勃勃又溫情脈脈,是郴州這座南方城市最浪漫的魅力。

一個人帶動一群人、一群人溫暖一座城。前不久,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道德觀察》欄目來到郴州拍攝人物紀錄片,將鏡頭對準守護大山40年的護林老人劉真茂和愛心助殘企業家謝運良。

嘉禾縣9名小朋友幫老婆婆撿桃子、安仁漢子羅范春在廣東肇慶跳橋救人、街頭行人聚集抬車救人……在郴州,文明行為蔚然成風,“好人之城”成效顯現,共同擦亮全國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全市上下,吹響“市民齊動手、建功旅發會”號角,和美小區創建、城鄉風貌提質工作熱火朝天,50個和美小區展露新顏,40多條街道干凈清爽。

浸染書香,全民閱讀蔚然成風。8月25日,“我的書屋我的夢”啟動式暨“新時代鄉村閱讀季”示范引領活動在郴州書城舉行,熱催“好讀書、讀書好”的文明風尚。

文明之光、郴州之變;美美與共、格局之變。

郴州立足自身特色稟賦,使出“十八般武藝”,把“含綠量”變成了“含金量”。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看到了變化,嘗到了甜頭——

依托東江湖大數據中心,郴州打造華南綠色數據谷,已簽約落戶3個數據中心共2.48萬個機架,吸引了淘寶等60多家企業入駐;

圍繞好水養好魚、好水放好鴨、好水澆好茶,做優“郴品郴味”,已開發東江魚、玲瓏王茶、桂陽五爪辣等6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產品,永興冰糖橙、宜章臍橙等14個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及舜華臨武鴨等154個知名企業品牌;

讓生態優勢成為永恒優勢,這是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在郴州給出的生動啟示。“以水為題,用水作答。為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展示‘郴州模式、湖南樣板、中國方案’。”郴州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肖亮介紹,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綠色發展(國際)論壇是旅發大會系列活動的第一個活動,是開場白、重頭戲、出彩點。

“山水畫卷,郴州相見。”千百年來,郴州的山水人文情懷,代代傳唱歌詠。新目標新起點上,500多萬郴州人民凝聚起“郴州心”,那些多情傳神的故事,繼續鼓舞、感動著這片土地上的后來者。

(一審:蔣宇 二審:余畫 三審:王亞奇)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