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環監管嚴防“跑冒滴漏” 懷化確保惠農補貼“分厘歸民”


【資料圖】

懷化日報訊 “感謝紀委和巡察干部,幫助我們追回了‘消失’7年的補償款。”日前,新晃侗族自治縣晃州鎮紀委干部在該鎮木鐸溪村回訪時村民陳金發說。2016年11月,該村一組時任組長陳有金偽造簽名,領取陳金發等3戶村民的“水改旱”補貼10575元。今年初,巡察發現問題線索后,該鎮紀委介入調查,幫助3戶群眾追回了補貼,陳有金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上述村民“水改旱”補貼失而復得,得益于我市對惠農補貼資金的閉環管理。去年以來,我市對惠農補貼實行“人、卡、折”等關鍵環節事前、事中、事后閉環管理,防止“跑冒滴漏”。

事前強比對。我市探索建立“大數據+鄉村振興監督”工作機制,依托“清廉懷化·大數據監督預警平臺”等,在資金發放前將名單導入系統,一旦發現疑似問題,即從源頭查清,將其中不符合發放條件者剔除。今年來,我市比對惠農資金信息680余萬條,發現疑似問題線索3.4萬余條,處理19人,追繳資金14.36萬元。

事中強監督。2021年以來,我市持續開展惠農惠民資金發放“一卡通”整治,就制度執行不到位、發放中的“微腐敗”等5個方面24個具體問題,開展專項監督檢查。結合“三湘護農”專項行動,我市今年逐項核查2015年以來發放的惠農補貼,3月20日起組建監督檢查組44個,市縣一體開展監督“百日行動”。目前已開展2輪,督查鄉村振興項目410個,發現問題211個,追繳資金39.2萬元。

事后強規范。針對發現的人員信息等基礎數據摸排錯誤、個別惠農資金發放撥付不及時等問題,市紀檢監察機關督促市財政局出臺5項措施,進一步加強農業補貼資金管理。今年上半年,共督促相關部門完善惠農資金監管制度71項。“通過全周期閉環監管,確保資金‘分厘歸民’。”市紀委常委、市紀委秘書長胡軒華介紹,全市追繳、清退違規違紀資金,由2021年的979.83萬元,降至2022年211.09萬元,同比下降78.69%,今年上半年又比去年同期下降28.7%。

(米承實 湯惠芳)

(一審:夏博 二審:盧小偉 三審:謝峰)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