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熱門:年薪最高百萬元 株洲汽車產業雙技人才“永遠招不滿”

株洲日報訊(全媒體記者/何春林) “應屆畢業生年薪10至15萬元,骨干人才年薪15至25萬元,高層次人才年薪60至100萬元……”這是中車時代電動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相關崗位的薪酬。高薪招聘凸顯了汽車制造企業對技能人才、技術人才(簡稱雙技人才)的渴求。

新技能藍領缺口持續存在

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公布的去年第四季度“最缺工”職業顯示,汽車產業“工程機器人系統操作員”“汽車工程技術人員”等職業進入排行榜。


(資料圖)

記者了解到,經過春節后的補缺,株洲整車生產企業普通操作工已基本飽和。北汽株洲分公司有關人員明確表示,前兩個月招聘了約100名員工,已能夠滿足企業生產所需。

“我們迫切需要的是‘新技能藍領’”中車電動、北汽株洲分公司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介紹,目前,技術嫻熟的焊工、模具工、電氣工程師等技能人才依舊存在缺口。技能人才年薪8至16萬元,并隨著職工技能水平等級變化穩步上調。

什么是新技能藍領?汽車行業內統一的認識是:“80后”“90后”甚至“00后”群體,文化水平較高,普遍受過職業教育、網絡教育或高等教育,從事汽車生產、銷售、維修等方面的中高級技能人才。

2022年,卡思優派集團調研了342家企業后發布的《汽車行業新技能藍領白皮書》認為,伴隨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發展、企業季節性用工趨勢明顯,新技能藍領招工難普遍存在。

株洲民企人才網總經理羅斌說,擁有工業機器人操作師證、電氣工程師證、焊工證的技能人才,月薪超萬元很普遍,“而且感覺永遠招不滿”。

重金招聘 技術人才仍難求

如果說技能人才是汽車產業健康發展的基石,那么技術人才則是汽車產業升級的關鍵。吸收優秀技術人才,各企業更是不吝重金。

“汽車行業技術人員匱乏與汽車發展速度太快有關。”北汽株洲分公司綜合部人資經理伍鵬說,即便年薪高達30至50萬元,企業也很難從社會上招聘到新能源領域、智能物聯網等專業的技術人員。

社會上招不到,企業只能自我培養。這些年,北汽株洲分公司針對汽車市場變革,開發了系統課程,對電氣自動化、軟件工程等相關專業的員工進行培訓,充實技術人才梯隊。“公司正在優化產業布局,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混動汽車生產線也即將投產。”伍鵬說,這意味著公司將不斷補充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電子、電氣工程等專業技術人才。

中車電動是國內第一家專業從事新能源商用車整車研發與制造的高新技術企業,主攻大中型客車、輕型客車、專用車及關鍵零部件業務板塊。“技術骨干年薪約20萬元,高層次人才年薪60至100萬元。”中車電動人力資源中心主任胡小亮說,具體薪酬根據應聘者實際能力設定,崗位包括結構設計工程師、電氣設計工程師、環衛裝備營銷經理、總裝工藝工程師等。

缺工困擾汽車行業轉型升級

大眾、比亞迪、北汽等車企曾經都在公開場合呼吁過“產才融合”,即企業、高校、政府等機構,以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完善人才政策,搭建引才載體,形成“以產聚才、以才興產、產才互融”局面。

此次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馮江華提交提案,建議加快數智制造背景下技術工人隊伍建設。

馮江華建議,要面向產業發展,加快新興職業技能人才培養;加快新興職業學科建立,加強重點領域、關鍵領域的學科專業布局。與此同時,要構建“企業培訓中心+產教融合公共實訓基地+公共服務平臺+產業學院”的多維融合新生態,構建高效的人才培育平臺。

智聯招聘株洲地區負責人義劍說,伴隨著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智能化、網聯化技術的廣泛應用,汽車行業面臨著重大變革。一方面會淘汰不少以前的崗位,一方面會裂變出諸多新崗位,而高校的培養與產出明顯滯后于市場變革。

《智能網聯汽車大學生人才現狀研究》顯示,預估到2025年,我國智能網聯研發人才凈缺口在2.37萬人以上,而2025年智能網聯汽車相關專業的高校本科生規模僅7300余人。

“產業發展太快,人才培養跟不上節奏。”湖南汽車職院車輛工程學院院長舒望坦承,學校去年才開始招收智能網聯專業學生。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新增與汽車相關的專業有上海交通大學的可持續能源專業、智慧能源工程專業,北京交通大學的智能運輸工程專業,山東大學的智能建造與智慧交通專業等。

“產才融合”怎么做?業內已開展探索。比如,企業采取靈活用工、網絡招聘等多種途徑豐富自己的“用工庫”;加大員工技能培訓,加快后備人才梯隊建設;校企合作時,要前瞻性開設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政府、企業從政治地位、上升通道、薪酬待遇、事業感召等層面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