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湘潭市努力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9萬人以上

全力打好充分就業民生保障仗

2023年湘潭市努力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9萬人以上

湘潭在線2月27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鄭鐿慧子)2月24日,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充分就業民生保障仗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印發,全市人社系統將緊緊圍繞“穩崗保量有保障、拓崗擴量有突破、優崗優量有提升”的要求,通過縣(區)、鄉(鎮)、村(居)三級充分就業單元創建活動,實現2023年城鎮新增就業4.9萬人以上、開展補貼性技能培訓2.15萬人次以上,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在就業創業領域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力打好充分就業民生保障仗。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穩崗保量有保障

市場主體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也是經濟活力的重要源泉,保市場主體,才能真正保就業、保民生。《方案》明確,湘潭市將按照部、省文件要求,繼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等社會保險費率,全面落實“減、緩、免、返、補”等各項優惠政策,助企紓困穩崗。

如,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到期后,原規定的6個月內繳清緩繳的社會保險費,延長至2023年12月31日前予以繳清。企業還可以根據自身經營狀況,采取一次性、分期或逐月等方式補繳緩繳的社會保險費,補繳期間免收滯納金。對符合條件的招用就業困難人員的企業、招用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的小微企業,湘潭市將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這些政策組合拳力度更大,速度更快,精度更高,社保費“緩一緩”為特困行業企業減壓力,真金白銀“扶一扶”為中小微企業添動力,讓市場主體輕裝上陣,穩就業的基礎更加堅實。

同時,考慮到企業用工需求,市人社部門還將著重提升人崗匹配成功率,通過上門征詢、現場經辦、電話服務、網絡登記等渠道全方位采集崗位信息,確保崗位信息合法合規、真實有效;通過建設“零工驛站”,加大崗位信息歸集力度,每月將登記失業人員、農村進城務工人員、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等求職者信息匯總整理,及時推送給園區和重點用工企業。

拓崗擴量有突破

根據《方案》安排,為拓展就業渠道,增加就業崗位,湘潭市將通過勞務輸出輸送一批、發展產業推薦一批、以工代賑解決一批、返鄉創業帶動一批、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一批,拓展就業空間、就業渠道,讓務工人員就業的領域更廣、渠道更多。

針對大學生等青年群體,湘潭市將實施以“一張證照一把傘,請到湘潭當老板”為主題的青年創業全鏈孵化計劃,開展各類線上線下專項就業活動,依托高校、中職院校及青年較集中的社區,建設一批就業創業服務站,主動為企業、高校畢業生提供精準的人才評價服務,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人事檔案代理服務工作。到2023年末,實現新增大學生等青年創業主體1000個以上,培育創業帶動就業示范典型不少于40個。

針對就業困難人員,深入實施“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持續運營好就業幫扶車間、以工代賑項目和其他產業幫扶項目,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力爭就業幫扶車間保有量不少于90家,全市公益性崗位保有量不少于3000個。對“無法離鄉、無業可扶”且有就業意愿、有能力勝任崗位工作的返鄉脫貧人口,實施鄉村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對其中的弱勞力、半勞力實施重點安置,對“零就業家庭”實行動態清零。

針對返鄉創業人員,深入實施“聚才湘潭、價值蓮城”行動計劃,開展好“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懇談會、項目對接會、座談交流會,積極宣講本地區的優惠政策,并主動上門,向返鄉創業者贈送“手續代辦”“場地免費提供”“優惠政策落地”等創業禮包,對符合條件的返鄉創業主體給予創業補貼等。

優崗優量有提升

多措并舉讓勞動者能就業、好就業,是穩住基本民生的前提,創造條件讓勞動者就好業、高質量就業,是增進民生福祉的要求。

近幾年,湘潭市持續加強職業技能培訓,讓一大批普通勞動者變成了技術人員,甚至成為“蓮城工匠”,實現了高質量就業。結合新時期湘潭市產業發展需求和經濟發展實際,《方案》明確,市人社部門將通過分齡(生命周期)、分群(對象群體)、分業(行業工種)、分時(時間段、學分制)、分域(地域、行業領域)、分單(訂單項目)、分級(工種等級)的方式,進一步調整優化職業技能培訓體系,認定一批符合條件的企業培訓中心,培訓一批高素質農民,帶動一批高技能領軍人才,為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助力。

同時,市人社部門將持續提升公共就業服務保障水平,積極開展三級充分就業單元創建和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示范兩個活動,以及維護勞動者勞動合法權益一項行動,在2023年內,實現省級充分就業社區(村)保有量不少于100個,創建三級充分就業單元100個,創建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示范縣(區)不少于2個,全市所有鄉鎮(街道)均成立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的最終目標。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