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聚焦:吉首市司法局“四舉措”落實社區矯正工作


【資料圖】

華聲在線訊(通訊員 石勤)近年來,吉首市司法局認真貫徹省、州司法行政會議工作安排部署,按照社會化、網格化、專業化的要求,落實四項措施,認真開展社區矯正各項工作。

一是進行個體談心教育,端正社區服刑身份意識。司法所對在矯人員攻心為上,注重從“心”做起,因人施教,啟發矯正人員認罪悔罪,做到時刻警醒,心有敬畏,言有所戒,行有收斂,從而端正服刑態度,感恩社會,感謝自己所獲得的監外自由,珍惜社區監管環境,努力改過自新,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做人。

二是開展集中統一教育,增強社區服刑法治意識。結合法律知識和掃黑除惡常態化工作,組織社區矯正人員學憲法、刑法等法律法規,提高矯正人員法治意識。通過組織學習教育,提高社區矯正人員對黃賭毒、涉惡違法、酗酒鬧事、酒后駕車等行為危害的認識,做到明事理、知榮辱、思進取。

三是嚴格請銷假制度,強化社區服刑紀律意識。嚴格按照請銷假制度,矯正人員除就醫、家庭重大變故外,一律不準假,重大節假日實行日報告制度,日常實行微信群報告制度,嚴格遵守關于報告、會客、外出等有關規定。對自稱家中有重大變故的矯正人員需請假的,要求提供住院照片、床頭卡信息、醫院病歷等證據材料,進行嚴格核實,確保矯正人員請假事由的準確性。充分利用電子定位監督矯正人員嚴守紀律紅線,摒棄僥幸心理,加強自我約束,做守法、知法踐行者。

四是積極參加公益勞動,筑牢社區服務意識。借助矯正基地平臺,組織在矯人員一起義務勞動,培養他們集體勞動觀念、團結合作意識;在為人處事上,多為他人所想,為家人著想,不斤斤計較個人得失,遇事冷靜對待;在共同勞動中,感受參加文明城市常態長效建設的重要意義,從身心到形體,重塑自我,做一個對社會、對家庭、對自己負責的人。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