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獨家】為有源頭活水來——郴州市推進財源建設工作走筆

曹飛洋 羅 徽

前不久,郴州市公布了一組財稅數據,成績亮眼。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全省排名7項第一、7項第二。其中,全市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37.8億元,增長12.6%,高于市州平均增幅7.6個百分點;地方稅收完成94.4億元,增長15.0%;納稅1000萬元以上重點企業達到356戶,同比增加30戶,共實現稅收125.1億元,同比增長16.3%。


(資料圖片)

同樣亮眼的還有新引進“三類500強”項目21個,湘商回郴投資項目161個,2億元以上重大招商項目221個,總投資金額1492.17億元。項目履約率、開工率高達97.28%、95.02%。

郴州市財政局局長雷題銘表示,成績的取得,歸根于該市按照“為全省財源試制度,為地方財政謀發展”工作思路,把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作為事關全市經濟產業發展、財源建設工作成敗的首要工作任務、壓倒性工作任務來抓,舉全市全員之力,推動郴州財源建設高速高效高質量發展。

今年來,郴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對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園區發展等事關財源建設的重大事項、重點工作親自過問研究、親自部署落實。高規格組織召開全市重點建設項目協調指揮部工作推進會、“五好”園區創建現場觀摩會;高力度組建全市黨政代表團南下廣州、東出贛州學習先進地區財源建設的先進經驗理念;專項成立市級領導任組長的22個市級重點建設項目協調指揮部,推動“以產業項目論英雄、以園區質量論高低”你追我趕、比學趕超氛圍的加速形成。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郴州在全省率先成立招商引資、爭資立項兩個聯合作戰指揮部,“雙輪驅動”項目落地、產業發展;率先推行企業服務專員和項目服務專員工作機制,按“分級服務,屬地管理”“即知即辦、全程盯辦、跟蹤督辦”原則推動政策第一時間落實、訴求第一時間響應、困難第一時間解決;在全省首創“137”工作法及“三個一百”工作標準;率先在全省實現省市縣重點建設項目在線調度、在線管理、進度預警、問題交辦;率先在全省開展“項目大會戰、產業大發展、園區大建設、開放大驅動”等涉及財源建設管理的十大重點工作,在全市形成上下聯動、相融共生財源建設大發展格局。前不久,這些工作被省財政廳作為典型經驗在全省推廣。

經國序民,正其制度。今年,郴州先后制定出臺《郴州市關于進一步規范招商引資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新時期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工作的實施意見》《郴州市省級及以上產業園區評價辦法》《郴州市千億工業產業集群培育三年行動計劃》等一系列既立當前、又顧長遠的事關郴州財源培植、產業進步、企業發展的重要文件、方案。

綱舉則目張。全市各級各部門對標對表,在爭資立項方面,實行工作動態“周報制”、部門領導“會商制”、措施落實“督辦制”。按照“市級領導帶頭招、聯合作戰合力招、縣區之間錯位招、市直部門鏈式招”以及“借力平臺招、自主舉辦招、持續靈活招”等方式把招商引資作為助推項目建設的“一號工程”來抓,實現招商工作隊伍由“專人”向“全員”,招商模式由線下、域內向“線上線下協同、域內域外聯動”的兩個轉變。

在項目建設方面,實行對口聯系“三定”制(定期走訪、定期調度、定期通報)、重點工作“紅黃藍”三級預警制、重點問題“三辦”制(交辦、催辦、督辦)、日常協調“三分”制(分類別、分權限、分層級)管理,每季度評選產生項目大會戰“猛虎隊”“蝸牛隊”單位及十大“紅旗”“蝸牛”項目。扎實開展“六個一工程”“四個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建設推進年”活動,深入組織開展項目儲備“攻堅戰”,按照“做一年、備三年、看五年”要求,著力打好項目推進“組合拳”。

在園區發展方面,則實行“單月通報、雙月評比、季度觀摩、全年考核”以及“六比”工作機制,建立健全“領導作表率、縣市為主體、部門強服務、年初定目標、年中強調度、考核有分值、先進有獎勵”的爭資立項激勵約束機制,在全市掀起一股比學趕超、助推“五好”園區建設的工作熱潮。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