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余蓉 通訊員 謝麗琴 羅清平
“奶奶,奶奶,能聽到我說話嗎?”1月21日清晨,住在瀏陽某養老院的張奶奶晨起時突發疾病,并出現意識喪失。護理員鄧穎迅速施救,取出老人口腔異物,并進行心肺復蘇。在她的不斷努力下,張奶奶意識逐漸清醒過來。隨后,鄧穎又對老人因大便失禁弄臟的床單、衣服等,及時進行更換……待一切都忙完,她才發現自己身上已被汗水濕透。
鄧穎是長沙民政職院智慧健康養老專業的畢業生。1999年,長沙民政職院率先在全國開辦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逐步構建了“課堂教學+實踐教學+技能訓練”的“三位一體”教學模式,目前已為我國康養服務業累計培養近3000名德技雙馨的“青春養老人”,引領我國養老行業向年輕化、專業化、職業化、高品質方向發展。
“隨著近年來我國對養老行業高技能型人才需求日益迫切,以及養老專業不斷發展,我們不僅要培養高技能的養老人才,還要培養出有愛老敬老之心的人才。”該專業帶頭人黃巖松說,學校堅持對學生進行愛心、耐心、細心、恒心、責任心的“五心”教育,并堅持帶領學生深入基層開展志愿活動,培養他們尊老敬老的職業道德。歷屆畢業生因“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深受基層歡迎,其中大部分畢業生還成為養老院的骨干力量。
“我們不僅僅是幫助老年人生存下去,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活得更有尊嚴、更有質量。”黃巖松介紹,學校整合政、行、企、校優質資源創建健康養老協同創新中心,持續打造以“醫·護·康·養·智”為特色的研創平臺;開發區塊鏈技術協作共同體合作平臺,有效解決養老服務行業精準協作管理難題;實施臨床研究,為老年慢病精準防控提供依據;開發健康養老行業系列新標準、新技術和新產品,致力老年人高品質生活。目前,該專業團隊承擔國家專業教學標準6項、行業和地方標準8項,研發的床椅一體護理機器人、智能配餐系統等助老適老新產品獲專利發明10項。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培養“青春養老人”2022-01-22
- 保障農民工工資發放到位2022-01-22
- 從“憂居”到“優居”2022-01-22
- 江西已達到中等偏上收入國家水平2022-01-22
- 艾溪湖隧道春節前通車(圖)2022-01-22
- 8.8%里的“進”與“優”2022-01-22
- 2021年江西經濟總量逼近3萬億元2022-01-22
- 逛年展 聽音樂會 文化年味別樣濃2022-01-22
-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候鳥”人才工作站成立36名文博專家入駐2022-01-22
- 董旭斌慰問市警務訓練基地項目參建人員和工作專班2022-01-22
- 2022年這場初雪下得很認真!結冰黃色預警發布!何時停?2022-01-22
- 看這家園區如何實現碳中和2022-01-22
- 北京:請1月1日至20日8時到訪過以下地方的人員立即主動報告2022-01-22
- 一圖讀懂 | 山西關于調整疫情防控有關措施的通知2022-01-22
- 區應急管理局領導帶隊至羅店鎮開展“促發展、保安全”大走訪、大排查2022-01-22
- 一場開到群眾“家門口”的聽證會2022-01-22
- 搶運年貨 武漢春運中歐班列“三連發”2022-01-22
- 安全教育正當時 社區防疫我知道2022-01-22
- 兩會好聲音 海南省政協委員黎雅:重視未成年人騎乘電動自行車存在的安全隱患2022-01-22
- 【政府工作報告·我關心】化屋村村民王光元:清澈的鴨池河河水回來了2022-01-22
- 第五大隊走進轄區集市開展老年人交通安全主題宣傳活動2022-01-22
- 事關你家老人小孩!來自青海省民政廳的好消息2022-01-21
- 汶上農商行線上放款10萬元,助力返鄉小兩口創業2022-01-21
- 堅守“食”字路口,聊城市市場監管局強化食品安全監管2022-01-21
- 新訓故事匯 | 創新教育形式 典型示范引領2022-01-21
- 某游戲CEO支持男性顏值內卷:年終獎男員工每人一臺美容儀2022-01-21
- 國鐵城際地鐵首次聯手,廣州北站(花都站)實現無縫接駁2022-01-21
- 麒麟工業園區開展突出生態環境風險隱患排查工作2022-01-21
- 上海金山大橋全線通車,車道規模拓寬為雙向六車道2022-01-21
- 甘肅:2022年將培育5個消費中心城市202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