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堅:為推動吐魯番教育發展貢獻力量


(資料圖片)

【援疆風景線】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張瑞麟

“吐魯番已成我的第二故鄉,我會永遠記得在這里的點點滴滴。”4月26日,第十批省市援疆工作優秀個人、湖南援疆干部、吐魯番市實驗中學黨委委員、副校長楊志堅說。

2020年5月,楊志堅進入吐魯番市實驗中學工作。那一年,在湖南省援疆前方指揮部及兩地教育主管部門的支持下,實驗中學被確定為首批“組團式”教育人才受援校,開始嘗試創辦“紅石榴”援疆班、“紅石榴”·1+1湘吐同心工作室、“紅石榴”援疆教師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工作隊,構建起線上線下融通一體的教育援疆格局。經過三年的發展,湖南教育援疆的這三張名片得到了受援地教師和學生們的認可。

三年間,楊志堅帶領援疆教師團隊立足學校教育發展需求,全方位、多形式開展教育援疆工作,通過“班級學生結對”“管理人員結對”“教學科研交流”“教學資源共享”與湖南名校精準對接。依托“紅石榴”·1+1湘吐同心工作室,實驗中學與長沙市第一中學深入開展了“紅色思政大課同堂”“援疆教師帶徒同訓”“學科專業同課異構”等系列活動。三年來,共開展名師講堂26次,兩地開展思政、德育和教學系列活動19次,空中課堂60節,參與互動交流達到2200人次。多措并舉下,實驗中學實現了從“輸血”“造血”到“活血”的轉變,連續三年高考、中考成績穩居全市第一,一本升學率突破46.6%,二本升學率突破91.3%。

“我們不僅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致力于將湖南先進的紅色革命文化理念引進校園,讓紅色文化融入學生學習生活的點滴。”楊志堅介紹,學校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為內容,創造性開展音樂、體育、戲劇、經典誦讀、勞動實踐等特色活動課程,開展“五好”教育實踐活動,整體構建“課堂教學+課外活動+校園文化”全方位的育人生態。

援疆三年,楊志堅充分發揮湖南援疆橋梁紐帶作用,不斷強化各民族間的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兩地中小學生及家庭“手拉手”結對子、交朋友活動,親戚越走越親,感情越走越近。在書信、互動授課和研學活動交流中,兩地師生的感情愈發深厚。

楊志堅至今無法忘記,2022年6月,他帶著實驗中學的部分老師和學生前往湖南參加“湘吐一家親共話民族情”紅色研學活動,當長沙市第一中學的學生表演完節目后,突然自發地走下舞臺尋找自己結對子的吐魯番“好朋友”,然后緊緊擁抱在一起。“沒想到,兩地的孩子們已有了這么深厚的感情,這就是我們援疆的意義,讓兩地群眾的心連在一起,成為難以割舍的一家人。”楊志堅說。

“我要離開第二故鄉了,但我會持續關注這里,關注吐魯番的教育發展。湘吐兩地的各族師生、群眾已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一批批援疆教師會緊握接力棒,為推動吐魯番市教育事業發展貢獻湖南力量。”楊志堅說。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