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熱點!深圳世界級濱海度假區確立!大鵬發展藍圖出爐,落后格局將逆轉?

近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深圳市大鵬新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草案)的公示,草案公示時間為2023年4月21日-2023年5月20日,共30天。

為落實“多規合一”改革要求,根據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和大鵬新區管委會工作部署要求,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大鵬管理局組織開展《深圳市大鵬新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編制工作,科學前瞻描繪大鵬新區2035年美好藍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大鵬現在的數據

規劃提到:

大鵬將打造成世界級濱海生態旅游度假區、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東部濱海旅游服務中心、綠色發展試驗區。

◆發展目標:到2025年,基本建成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和世界級濱海生態旅游度假區;?2035年,高質量建成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和世界級濱海生態旅游度假區;

◆?人口規模:到2035年城區常住人口35萬人,服務管理人口45萬人。

◆?居住方面:至2035年,新增居住建筑規模不低于750 萬平方米。為各類群體提供多層次、差異化、全覆蓋的住房供應

◆教育資源:到2035年全區高中教育學位數1.9萬座; 全區義務教育學位數4.2萬座;全區幼兒園學位數1.4萬座。均衡優質配置義務教育資源,鼓勵發展國際教育、特色教育,滿足多元需求。

◆醫療保障:全區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不少于0.4萬張;養老床位數不少于0.24萬張。加強醫療、養老服務保障,加強配套設施建設。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提供多樣化的養老服務。

◆?交通運輸:加快推動城際鐵路和城市軌道建設,融入大灣區軌道網絡。推進大鵬新區碼頭建設,開通海上通勤和觀光線路。 構建全域覆蓋、運行高效的空中交通體系。

◆?產業發展:加快轉變傳統保護思路,探索各類自然資源創新利用模式。重點發展海洋、生物、旅游、綠色能源產業。

發展目標及規模

2025年,基本建成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和世界級濱海生態旅游度假區;

2035年,高質量建成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和世界級濱海生態旅游度假區;

2050年,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東部濱海旅游服務中心。

發展規模:規劃常住人口:35萬人;規劃管理服務人口:45萬人。

空間規劃:

三城三灣一組團”城市開發格局

1、加強陸海全方位區域協同

推動與香港、惠州、鹽田、坪山開展生態保護、旅游發展、科技創新、陸海交通等多領域區域 合作,構建大鵬灣、大亞灣區域協同發展圈

2、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

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紅線1.9867平方公里、生態保護紅線340.98平方公里、城鎮開發邊界線60.86平方公里。

3、構建“三山兩灣、一帶多廊”保護格局

三山:筆架山、排牙山和七娘山構成的大鵬半島天然生態屏障。

兩灣:大鵬灣和大亞灣,沿海岸帶建設藍色濱海生態景觀帶。

一帶:貫穿大鵬半島南北生態保育軸帶。

多廊:依托河流水系建設多條生態廊道。

4、形成“三城三灣一組團”城市開發格局

三城:葵涌綜合服務新城、大鵬旅游服務小城、新大旅游服務小城

三灣:壩光科學創新灣、龍岐海洋活力灣、大鵬綠色經濟灣

一組團:南部生態旅游組團

陸海功能分區方面,提到集中開展開發利用的規劃海域,以及允許適度開發利用的無居民海島,包括游憩用海區、工礦通信用海區、漁業用海區、交通運輸用海區等二級分區。

居住:?

加大居住空間供給,高品質打造增量居住空間

至2035年,新增居住建筑規模不低于750 萬平方米。

為各類群體提供多層次、差異化、全覆蓋的住房供應。優化居住用地布局,合理引導人口分布。高品質打造增量居住空間,推進存量空間環境提升。

教育醫療:構建主客共享公共服務體系

構建“市(區)級—地區 (街道)級—社區級”三級公 共服務中心體系,建立多層級、 全覆蓋、強保障、有特色的公共服務網絡,科學配置教育、 文化、體育、衛生、養老、社 會福利等公共服務設施。

教育設施:均衡優質配置義務教育資源,鼓勵發展國際教育、 特色教育,滿足多元需求。

醫療保障:加強醫療、養老服務保障,加強配套設施建設。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提供多樣化的養老服務。

文體設施:加快重點文體設施規劃建設,到2035年人均文化設施用地面積不低于 0.3 平方米。人均體育用地面積不低于 0.4 平方。

打造全齡友好社區生活圈,步行15分鐘可達空間范圍

產業發展:

落實“20+8”產業集群,推動大鵬綠色產業

合作共享,共創大灣區世界旅游目的地,提高大鵬旅游品牌知名度。利用大鵬優質山海資源,加強區域合作,構建粵港澳大灣區旅游聯合平臺,共創灣區互聯互通、一程多站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依托海洋資源優勢,重點發展海洋科教、海洋文化、濱海旅游以及海洋服務等產業,探索先行先試政策。

聚焦生物產業優勢領域,重點引培海洋生物、食品科技、基因技術等方面龍頭企業。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打造醫療康養新生態,拓展海洋生物發展路徑。

加強多元產業融合,依托綠色能源產業基礎,加強LNG、新能源發展。 促進能源產業與旅游、生物、數字等產業融合,探索新興產業領域。

構建多區域重點產業空間布局

依托“三灣”構建主導產業發展集中承載區,通過加強空間資源整合,為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提供空間保障。

旅游產業重點片區在環龍岐灣片區、新大片區、東西涌片區、 桔釣沙片區、金沙灣片區等濱海旅游組團重點布局。

生物產業重點片區:在葵涌中心區、壩光片區等重點布局。

海洋產業重點片區:在壩光片區、大鵬中心區、新大片區等重點布局。

綠色能源產業重點片區:在下洞片區、下沙-迭福片區和大亞灣核電片區重點布局。

交通規劃:

推動陸海空一體化綜合交通體系

外暢內達、綠色高效的陸路交通體系:加快推動城際鐵路和城市軌道建設,融入大灣區軌道網絡。建立智慧化旅游交通系統,提升旺 季旅游交通運行效率。

快旅慢游、豐富多元的海上交通體系:推進大鵬新區碼頭建設,開通海上通勤和觀光線路,建設層級豐富、功能多樣的海上交通基礎設施。

全域覆蓋、運行高效的空中交通體系:構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集約環保的直升機公共服務網絡,滿足醫療救護、森林防火、搶 險救災和短途運輸等需求。

【規劃先鋒】?所屬房網/咚咚找房平臺 資訊中心團隊原創號,轉載文章請注明來源,轉公眾號請與我們取得聯系!

本文部分信息及圖片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