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魯番市:以景帶旅 以旅興農-全球球精選

【全國兩會精神看落實】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張瑞麟

3月以來,迎春的杏花在全疆多地陸續綻放。3月18日,吐魯番杏花節開幕,當地各景區人氣爆棚,3月18日至31日,吐魯番市共接待游客167.9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86億元。


【資料圖】

“今年杏花節游客太多了,超過了我的預期。”說起今年的杏花節,托克遜縣夏鎮奧依曼買里村村民賽都拉·卡德爾滿意地說。3年前,賽都拉改造了一輛能承載10人的馬車,杏花節期間就駕著馬車運送賞杏花的游客。“每人收費5元,最多的時候一天有上千元收入。看著他們在車上高興的樣子,我也非常開心。”賽都拉說。

3月18日,游客在托克遜縣夏鎮南湖村和杏花合影。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張瑞麟 攝

一場杏花的邀約不僅為吐魯番帶來游客,也為種植戶帶來收益。吐魯番的杏花一般在3月中旬盛開,5月中旬果實成熟上市,比新疆其他地區提前15天至20天。因此,吐魯番的早熟杏每年都是客商青睞的搶手貨。

“我家的杏樹才開花,采購商的訂單就來了,還付了訂金。”吐魯番市高昌區亞爾鎮恰章村村民阿不來提·尼亞孜手里的小白杏銷售訂單讓他吃下了“定心丸”。

同時,吐魯番市充分發揮“新疆第一春”的優勢,以打造精品示范基地為抓手,通過運用品種優化、標準化生產、包裝升級、質量追溯、冷鏈運輸等措施,不斷提升特色林果生產管理水平,實現果品優質優價。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吐魯番市深入落實全國兩會精神,堅持強農業、靚農村、富農民,持續調整優化農業種植結構,不僅在早熟杏上下功夫,還突出發展葡萄、西瓜、桑葚、紅棗等特色產業,將特色林果業與生態休閑觀光游相結合,壯大了特色優勢產業,走出了一條綠色低碳循環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3月21日,吐魯番市高昌區亞爾鎮上湖村,杏花節期間,村民在家門口銷售自家做的木質家具用品。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張瑞麟 攝

在因盛產葡萄而出名的葡萄溝,“葡萄+”產業發展矩陣正在形成,葡萄產業已從單一的種植向釀造、旅游等領域多點開花,當地農民年收入的三分之一來自旅游業。

“葡萄是吐魯番的支柱產業,也是我們在推動景區建設發展時著重考慮的要素。”新疆文旅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吐魯番板塊副總經理、葡萄溝景區負責人張明明介紹,公司依托迷人的田園風光和獨特的民俗文化,打造出了一系列葡萄文化旅游體驗活動,以景帶旅、以旅興農,讓葡萄溝成為吐魯番農業觀光、旅游度假、養生旅居的旅游目的地,為促進當地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未來的發展中,葡萄溝景區將繼續推進旅游與農業、非遺、酒莊等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通過特色產業打造‘甜蜜’的富民產業。”張明明說。

在吐魯番市委副秘書長、吐魯番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劉玉桐看來,作為農業大市的吐魯番,農村人口比重較大,必須切實利用好、發揮好“瓜果飄香”這個鮮明特質,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做好“土特產”文章,提高農業質量和競爭力,才能夯實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今年我們將深入實施‘農業穩市’‘文旅興市’戰略,加快建設現代化農業強市,著力推動文旅融合產業化、市場化發展,為吐魯番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劉玉桐說。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