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時訊:電動自行車頭盔有了國家標準


【資料圖】

電動自行車頭盔有了國家標準

今年7月起正式實施,是相關領域首個強制性國家標準 綜合新華社電、中新網報道 公安部昨日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集中發布百項公共安全行業標準,包括和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工作息息相關的道路交通管理標準、為偵查訴訟提供技術支撐的法庭科學標準、針對居民住宅防盜安全的安防產品標準、深度嵌入公安業務的公安視頻圖像技術和移動警務技術系列標準等。

截至目前,公安部已建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9個,委員近1400人,共發布標準2599項。其中,國家標準181項、行業標準2418項;強制性標準598項,推薦性標準2001項,初步構建起覆蓋公安業務各領域、較為完整的公共安全行業標準體系。公安部還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主持起草國際標準12項。

記者從會上獲悉,近期批準發布的GB811-2022《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乘員頭盔》國家標準,首次將電動自行車乘員頭盔類型和技術要求納入標準,填補了標準空白,解決了無標可依的問題。

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乘員頭盔是道路交通事故中降低駕乘人員頭部傷害的重要裝備。據統計,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道路交通事故中因顱腦損傷導致死亡的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80%以上,佩戴安全頭盔可以有效降低頭部損傷和致死風險。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司副司長魏宏在會上介紹,該標準適用于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及乘坐人員佩戴的頭盔,本次修訂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擴大適用范圍,在原有摩托車頭盔的基礎上,首次將電動自行車乘員頭盔類型和技術要求納入標準,填補了標準空白,解決了無標可依的問題。

二是細化產品規格,結合中國人的頭部形狀特征,將頭盔尺寸規格由3類增加至5類,兼顧未成年人和成人的佩戴要求,在頭盔形狀上提出全盔、3/4半盔、1/2半盔等三種類型,適應不同季節的使用需求,提升佩戴的舒適性。

三是提高安全要求,增加護目鏡耐磨性、頭盔表面強度等指標,完善了固定裝置穩定性、佩戴裝置強度、吸收碰撞能量性能、耐穿透性能等要求。

據了解,頭盔“新國標”已于去年12月1日發布,將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是電動自行車乘員頭盔領域首個強制性國家標準。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