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落地的項目為何又成功落地?這要從今年3月1日的那場會議說起。“受國土空間因素影響,湖北東風重工新能源重卡項目落地東川區有一定難度。”“項目確定在空港經濟區落地建設。”兩種結果,前后不過月余時間。
“與其請進來,不如走出去”
東川區會議室里,云南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何首良一行正在與時任東川區主要領導洽談投資建設風電項目事宜。會議將畢,東川區提到區內礦山建設、礦車保有量等情況,希望能有相關項目落地。話至此,何首良立即提到可以引薦湖北東風重工(十堰)有限公司到東川區了解情況。
才聽到這個消息,東川區參會人員就“坐不住了”,“與其請進來,不如我們走出去”。
外出招商前,東川區就區內礦車保有量、土地、廠房、電力、支持政策、新能源重卡相關配件等情況及昆明主城區相關土地資源、產業政策等情況進行了梳理,并與云南滇中新區、嵩明縣進行溝通對接,對昆明市,尤其是東川區引入項目的可行性進行深入研究,為精準招商工作做足準備。
3月8日至9日,東川區邀請市投資促進局相關領導率區產業園區、區投資促進局、產業專業招商組、市投資促進局有關處室一行組成招商組,赴湖北十堰開展精準招商。
招商組先后參觀了東風重工新能源卡車生產車間及流水線、東風華神新能源商用車生產基地,并就新能源重卡在省、市、區,乃至輻射周邊省份、南亞東南亞的市場前景,以及昆明市,尤其是東川區的產業鏈布局、投資政策、要素保障、營商環境等有關情況與企業進行深入交流。
東風重工成立于2009年,是湖北省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經營工程機械及礦山機械銷售、工程機械租賃、土石方工程、汽車零部件銷售、貨物進出口和技術進出口。
經初步洽談,針對云南及周邊省份礦山多、礦山車輛需求大的情況,企業打算在昆明市投資項目,計劃建成總投資10億元、用地400畝左右、具備年產1000輛東風系列礦山專用車整車生產能力的裝配線和研發試制陣地,以及礦用車車架、車橋等關鍵零部件的生產陣地。項目全部達產后,年產值將達到20億元。
“轉變思路,再想想辦法”
雙方初步洽談之后,東川區邀請企業盡快赴昆明市,特別是東川區投資考察,就項目落地進行具體協商,爭取項目早日落地。
“結合企業投資需求及東川區實際情況分析,由于東川區受國土空間因素影響,短時間內布局400畝連片用地難度相對較大,項目落地有一定難度。”
這個回復,讓人“空歡喜”了一場。
不能就這樣放棄,“轉變思路,再想想辦法”。
既然東川區內不具備這樣的條件,那么昆明市有的是縣(市)區具備,不能只把眼光放在東川區。
“結合市場前景和配套保障能力分析,昆明市一些縣(市)區具備落地基礎,可否就項目一事再進行商定。”東川區再次聯系對接湖北東風重工。
隨后,好消息終于傳來。經東川區牽線搭橋,湖北東風重工(十堰)有限公司和昆明市投資促進局、空港經濟區接洽,就項目落地達成協議。
此后,東風重工又主動幫助昆明引薦了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格羅夫等企業,并計劃在未來引入新能源重卡汽車上下游相關企業布局昆明,打造東風重工產業園。
在招商過程中捕捉有效信息,及時進行對接研判,對符合全市產業發展規劃但難以在東川區落地的項目,及時對接符合承接條件的縣(市)區,積極協助促成項目落地,這樣的全市“一盤棋”思想,讓東川區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在昆明市開展“當好排頭兵”大競賽活動第一季度競賽(招商引資競賽)得分總排名中,東川區在全市縣(市)區、開發(度假)區中脫穎而出,實現“開門紅”。
“協同招商,招大商招好商”
無獨有偶。早在2019年,淼匯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研發的自然能提水技術項目,在東川區銅都街道塊河村、梨坪村成功建成投產。
此項目是通過自然能提水系統將水從低海拔引至高海拔地區的蓄水池,再由蓄水池輸送給水管網覆蓋到的項目區耕地,以解決山區群眾飲水、用水問題,帶動農業產業提質增效。
2021年下半年,東川區獲悉該公司正計劃進一步深耕西南地區市場,在昆明投資建設研發生產基地后,積極牽線搭橋。
今年3月中旬,昆明高新區招商公司一行人到東川區銅都街道,實地考察該公司的自然能提水技術項目,對項目投資規模、建設運營模式、設施設備技術、實際應用場景等進行深入了解。經過此次考察,雙方均表達了初步合作意向。很快,項目便確定在昆明高新區落地建設。
為解決各縣(市)區、開發(度假)區招商引資各自為政,特別是偏遠縣區由于客觀條件制約招不來商、引不來資的問題,昆明市提出打破區域界限、打通行政壁壘,探索建立招商引資區域協調機制,充分調動全市上下齊心協力抓招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東川區成功促成湖北東風重工新能源重卡項目、上海淼匯自然能提水生產研發等項目承接到空港經濟區、昆明高新區等地,成為昆明招商引資區域協調機制成果的示范。
而且,東川區的成功經驗也頗具啟示意義:只要重視招商工作,“一把手”親自招商,山區縣也可以招到大項目、好項目;招商工作越深入、服務做得越到位,“朋友圈”就會越來越大,就會不斷帶來新項目、新投資;市域范圍內完全可以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在全市通過招商協同機制招大商、招好商。(母昌買 張星宇)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昆明東川區秉承全市“一盤棋”思想 讓“朋友圈”越來越大2022-05-17
- 昆明呈貢以產業鏈精準布局人才鏈 奮力形成涵養人才的“好生態”2022-05-17
- 一季度云南共有上市公司41家 總市值10051.48億元2022-05-17
- 麗普司肽挖掘用戶需求,助推生物護膚產業發展2022-05-17
- 寧波108家文旅企業等推出優惠活動 全市近30項文旅活動陸續開展2022-05-17
- 南京背街小巷整治全面推開 并試點“串點成面”打造2個美麗街區2022-05-17
- 【甘快看】發現養老詐騙線索,請這樣舉報!2022-05-17
- 【甘快看】人報甘頭條 | 助力鄉村振興 蘭州新區銜接資金安排率達100%2022-05-17
- 甘肅省積極推進全民營養健康工作 從“吃得安全”向“吃得健康”提升2022-05-17
- 甘肅省推動服務業紓困政策落實落地2022-05-17
- “2022年度甘肅十佳科普使者”出爐2022-05-17
- 【合縱周報】“五一”樓市后勁足 周網簽創近期新高2022-05-17
- 深圳首套房貸利率將調整?最快這周有結果!二手房流水放松了2022-05-17
- 東莞新政48小時:新盤忙著取消優惠,二手房一天增4千套2022-05-17
- 龍華新城規劃又變了,13地塊調整!新增“居住+文體設施”用地2022-05-17
- 【抗疫先鋒】鄧文彪:戰在抗疫的最前沿 守護居民平安健康2022-05-17
- 太驚艷,深圳最大兒童公園效果圖曝光!設星空摩天輪+海盜船…2022-05-17
- 江西省計算機用戶協會嚴格自律規范社會組織工作與服務2022-05-17
- 江西近年來涉案金額最大、受害人數最多的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一審宣判2022-05-17
- 東新鄉銀億社區開展“垃圾巧分類,知識伴我行” 垃圾分類知識競賽宣傳活動2022-05-17
- “垃圾分類一小步,綠色文明一大步”2022-05-17
- 房車旅游“破圈”效應在哪里2022-05-17
- 田勝出任捷尼賽思副總裁 負責在華銷售/網絡/服務業務2022-05-17
- 21深度|出口連續四年下滑,韓國車企紛紛強化自身產業鏈布局東南亞2022-05-17
- 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39例,社會面仍存隱匿傳染源2022-05-17
- 西安咸陽機場以民航最高禮遇“過水門”歡迎“守滬”英雄凱旋2022-05-17
- 天津本輪疫情初步考慮與污染的進口冷鏈食品關聯2022-05-17
- 河北推廣使用“食安封簽” 為外賣加上“安全鎖”2022-05-17
- 趙立堅:美國有什么資格拿《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說三道四?2022-05-17
- 海關出臺十條措施促進外貿保穩提質20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