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唱響“制造業強市”主旋律 力促工業經濟提質增效

從廊坊市工業經濟提速提檔提質行動推進會暨工業經濟運行調度會上獲悉,今年該市將持續唱響“制造業強市”主旋律,抓實體、上項目、促投資、保發展,力促工業經濟平穩運行、提質升級,力爭全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完成7%左右、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左右、工業技改投資增長9%左右、凈增規上工業企業80家以上。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是實體經濟的主體。實現廊坊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推進全市工業經濟提質增效。”廊坊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董麗萍介紹,他們將通過不斷深化民營經濟“二次創業”三年行動,全面落實減稅降費、助企紓困等系列政策,加速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秀企業,通過抓民營壯實體,筑牢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基。

今年,他們將緊緊圍繞“提振工業經濟、提高工業在投資和稅收占比,促推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主線,大力開展工業提速提檔提質行動,聚焦工業經濟運行服務、民營經濟“二次創業”、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打好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攻堅戰,力爭全市工業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由17.7%提升至20%,工業稅收占全部稅收比重由25.1%提升至27%,實現工業增加值在全市GDP占比由26%提升至29%。

聚焦工業經濟運行服務,突出“抓早、抓細、抓實”。強化預警預測會商,建立完善摸底評估和調度會商工作機制,依據單體企業納稅、當月工業用電等先行指標,科學研判企業生產。實施精細化清單管理,梳理形成《產值前100名大戶企業》等10張清單,市縣兩級齊抓共管,形成部門、市縣、企業齊抓工業運行的“一盤棋”格局。以實實在在服務保運行,堅持和落實好領導包聯服務企業、企業家早餐會等聯絡機制,用足用好“專精特新”培育、企業技術改造、企業紓困補貼、工業設計引領等扶持政策,在銀企對接、產業鏈對接、上市輔導等方面為企業提供精準服務,以服務增信心、穩運行、促發展。

民營經濟是廊坊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今年,廊坊圍繞民營經濟“二次創業”全面開展“轉型攻堅年”行動。大力推進工業項目落地落實,力爭新建入統工業企業30家左右。打造“專精特新”企業,力爭新增市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80家,爭創省級企業40家、國家小巨人5家,創建單項冠軍企業10家。全年滾動實施技改項目350個以上,爭列省千項計劃80個以上。對接光大、興業、浦發、廊坊銀行等金融機構,創新采取稅貸易、E微貸等方式,為企業提供優質金融服務;對接光大證券、中信建投等投資機構,對15家以上企業進行上市輔導。大力實施暖企服務,通過企業家進高校培訓、職業經理人專場培訓、“百場萬家”公益服務等,幫助企業破解發展難題。

圍繞推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廊坊今年著力做好“引、聚、優、建”4篇文章。依托重大展會“引”項目,舉辦中國·廊坊數字經濟大會、數博會廊坊專場等活動,吸引更多優質資源向廊坊聚集。依托數據平臺“聚”產業,發揮河北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輻射帶動作用,以數聚產、以數促產,構建新型城市算力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推進百信產線等項目建設,推動大數據產業向硬件制造和數據增值兩端延伸,構建“廊品廊用、廊材廊用、廊品廊材京津冀用”產業格局。依托龍頭企業“優”生態,支持域內軟件企業開發信息化應用解決方案,積極爭列省級新一代信息技術項目、省級信息消費體驗中心。依托京津資源“建”智庫,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簽署合作協議,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孟憲峰)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