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農村電商方興未艾,成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新發力點,但也面臨新挑戰。如何讓優質農產品獲得更多消費者青睞?如何利用電商直播助力銷售?物流如何又快又實惠?各地在加強品牌建設、提高電商效能、完善物流體系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數商興農”工程,推進電子商務進鄉村。農村電商的蓬勃發展,為廣闊鄉村架設了農產品流通新平臺,拓寬了農民增收路徑,激活了鄉村振興潛能。
擦亮產品品牌
打造品質標準
市場上的農產品五花八門,同一種類產品還有產地、品質等差異,如何脫穎而出、獲得消費者青睞?這離不開品牌的打造。叫響名號,形成品牌影響力,才能助力好產品成為好商品。福建六鰲紅薯、山東煙臺蘋果、湖北洪湖蓮藕……時間淘洗出的農產品品牌,在搭載農村電商這趟快車時,更容易拔得頭籌。
有了品牌并非一勞永逸,如何維護品牌,持續獲得消費者認可,還需要很多努力和探索。
于殿紅是黑龍江省五常市民樂朝鮮族鄉陸家村村民,幾年前開始在網上賣自家產的大米,常常遇到消費者提問“怎么證明你賣的米是五常大米?”于殿紅只好把身份證拍照給人看。好東西還愁賣,讓不少農民既困惑又無奈。
轉機很快出現。2015年,五常市設立了五常臻米網,對全市大米品牌產品進行公示,并以農業物聯網為依托,建成“確地、確種子、確投入品、稻米三重檢測”的水稻溯源防偽系統。
據介紹,五常市對良種繁育、育苗插秧、收割倉儲到加工銷售的27個流程99道工序逐一細化,制定并推廣了五常大米種子、種植、投入品等8個方面的地方標準。
“達到標準才能進入加工溯源體系,才能使用五常大米溯源防偽標識和二維碼。”于殿紅說,“網上一搜,就知道咱家是五常的。袋上一掃,哪個村、誰的田、啥品種、檢測報告,一目了然。有這一網一碼,銷量翻了不止一番。”
“2016年,市政府還開設線上‘五常大米’自營旗艦店,集合本地合作社、米企產品,統一推廣運營,共同使用‘五常大米’公共品牌。”五常市商務局副局長關寶硯介紹,各部門還組織企業、合作社參加大米節等展銷會,線上線下結合提升品牌影響力。
品牌化讓農村電商駛入快車道,無論是擦亮舊品牌,還是塑造新品牌,提升品質是關鍵。不斷推進區域公共品牌建設,將有利于擦亮地方特色農產品招牌,進而引領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管理和產業化經營,提升農村電商質量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直播促進帶貨
電商打開銷路
如今,“銷農貨,找電商”成為許多農民的共識,但具體如何“觸網”不少人并不在行。老鄉最了解自家產品,但不擅長網絡營銷;主播們懂網絡,但對田間地頭的活計并不內行。如何發揮各自優勢,讓農產品“種得好”也“賣得火”?
去年,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喬甸鎮李捷村,獲得石榴豐收的村民李本斌一開始想繼續通過傳統渠道銷售,“但問了好幾家采購商,最高收購價才開到1.8元一斤。”他想起曾在別家的石榴地里看到的“果農爸爸”直播團隊,幾個年輕人在田里對著手機賣力吆喝,“石榴現摘現發,不吐籽味道甜!”
于是,李本斌拉著石榴來到鎮上的云南果農爸爸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他家的石榴品相好、個頭大,公司負責人袁曉薇說:“這樣的石榴適合走電商渠道,做精品零售。”兩人一拍即合,按照2.2元一斤的價格,李本斌的80多噸石榴陸續拉到了電商倉庫。
袁曉薇從事農村電商行業已有4年。2018年,她辭職回鄉,和幾個姐妹一起創業,在網上賣當地特色蔬果。她們下到田里,向農民學習,記錄、展示農產品的種植、采摘、打包、發貨等環節,既賣了貨,也增加了人們對當地農業的了解。如今,30多種云南果蔬經過她的網上店鋪銷往全國各地。袁曉薇還和村里的年輕人分享直播經驗,帶他們參與電商運營。
近年來,賓川縣大力培育、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產業,吸引年輕人返鄉創業,做主播、幫帶貨。截至2021年底,累計培植電子商務企業78戶,在電商平臺開設店鋪2990個,微商3000余人,上線銷售農特產品突破百種,農產品上行交易日趨活躍,全縣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2.09億元。
讓農民從“會種”到“會賣”,讓農村電商從業者從“懂賣”到“懂種”,兩者之間的良性互動對推動農村電商提質增效、促進農產品進城具有積極意義。
補齊物流短板
加速鮮貨出山
對于新鮮蔬果等時令性強、保質期短的鮮貨來說,物流“最初一公里”的迅速和通暢至關重要。湖北省秭歸縣高山陡坡之間的臍橙園里,田間軌道運輸車為鮮貨“出山”提供了新探索。
輕觸按鈕,公路邊的電動軌道車緩緩降到坡下的果園。車一到,采摘工人將一箱箱臍橙快速碼好,再摁按鈕,幾分鐘內,千斤重的臍橙順著軌道就上了山。“我們基地每年產臍橙50萬斤,過去轉運費每斤是1角2分錢,現在只要5分錢,總共能省3.5萬元!”豐悅臍橙合作社基地負責人劉國華欣喜地說。
劉國華的臍橙基地位于秭歸縣郭家壩鎮煙燈堡村,這里山高坡陡、不宜耕作,卻是臍橙生長的沃土,“以前交通設施落后,運送橙子只能靠肩挑背扛,現在方便了!”
2019年,當地通過搭建電網對動力設備電氣化升級改造,在果園和公路之間架起了兩條總長250米的電動軌道,“人工背一趟橙子上下山要20分鐘,現在只需4分鐘左右就可以將橙子運到公路邊。”劉國華說,“還不用擔心人工運輸的安全隱患,省時也省心了。”
在秭歸,這樣的田間軌道運輸車有588條,總長11.93萬米,它們將4萬多畝地里產出的臍橙從山坡運到公路旁,完成了臍橙“出山”的第一步。
出山后,緊接著要快速出村。縣里將縣內快遞公司、電商企業、農村綜合運輸服務站等調動起來,建設了“多業融合、多點合一”的村級物流服務體系。秭歸縣科技經信局電商辦負責人劉浩天說,“秭歸臍橙產業形成了果農種得好、物流跟得上、產品賣得好的良性循環。”
農產品出城,物流是重要一環。補齊農村物流基礎設施短板,推動農村地區流通體系建設,將進一步打通從田間到餐桌、從枝頭到工廠的道路,助力農村電商蓬勃發展。(張藝開 葉傳增 吳 君)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讓農產品“種得好”也“賣得火”2022-03-15
- 在線消費變“味” 業界呼吁加強多維度監管2022-03-15
- 邯鄲磁縣引導市民規范停車 改善全縣交通秩序 2022-03-15
- 承德興隆大力推進鄉村治理 讓群眾既有幸福感又有安全感2022-03-15
-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領導蒞臨豫之星調研指導小藍帽品牌店標準化示范店項目2022-03-15
- 信都區供銷社農村產權交易額同比增加161%2022-03-15
- 2.7億財政資金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2022-03-15
- 今年我市將完成營造林56萬畝、強化林草資源管護——堅持造林護林并重共享綠色美好家園2022-03-15
- 張強在市開發區和信都區調研時強調科學精準促發展高效有序抓防疫2022-03-15
- 上門檢測2022-03-15
- 寧波發布家裝消費滿意度調查報告 消費者風險防范意識增強2022-03-15
- 從“0”到“1” “大宗商品之王”的寧波實踐2022-03-15
- 前2個月寧波外貿進出口總額達2053.3億元 同比增長19.6%2022-03-15
- 寧波奉化:實現新時代美麗鄉村全覆蓋 旅游綜合收入達125億元2022-03-15
- 甘肅醫衛丨關于“無癥狀感染者”權威專家這樣說!2022-03-15
- 從未欺騙股東?馬斯克想廢除與證監機構和解協議2022-03-15
- 3月13日0時-24時 甘肅新增12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022-03-15
- 3月14日深圳新增確診60例,軌跡涉及福田、羅湖、寶安3區2022-03-15
- 2月份國內動力電池裝車量同比大增145%2022-03-15
- 159套住宅,313-330平戶型圖曝光,福田中心天元準備開盤了?2022-03-15
- 【疫情防控 甘肅在行動】甘肅省本輪疫情首批兩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愈出院2022-03-15
- 800萬蘭博基尼高速上著火 貨車司機出手相救2022-03-15
- 女子酒駕接飲酒男友回家 被查時稱"我感覺我不暈"2022-03-15
- 全力以赴確保考試防疫“雙安全”——甘肅省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安寧區考點見聞2022-03-15
- 越野車高速上強行變道超車 車輛引擎蓋瞬間被掀飛2022-03-15
- 天水一女童迷路 遇上熱心阿姨 民警送孩子回家2022-03-15
- 黛溪街道“點線面”結合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墻2022-03-15
- 守住一道門,共護一座“城”——濰坊中海物業抗疫紀實2022-03-15
- 艾瀾服飾:安全通道堵塞 電器線路不規范2022-03-15
- 太原大東關街道:“廉系卡”打通營商環境監督“直通車”202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