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臺:優化垃圾分類體系 對低附加值可回收物實現“應收盡收”

2021年干得怎么樣?2022年又將怎么干?1月24日,雨花臺區城管局在“黨建引領發展匠心踐行使命”向人民匯報新聞發布會上,交出了“成績單”和“新目標”。據悉,該區在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的基礎上,今年將進一步優化垃圾分類體系,新建一座垃圾分類分揀中心,對玻璃、金屬等低附加值可回收物實現“應收盡收”,使可回收物的回收規模達到1000噸/月。

推動垃圾分類,雨花臺區288個小區和831家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在2021年全面完成撤桶并點、分類投放。全區建成的垃圾亭房多達660座,并配備了1287名桶邊指導員、1615名垃圾分類志愿者上崗執勤。截至目前,該區已投用1座區級餐廚垃圾處理中心、2座區級分揀中心、4座廚余垃圾中轉站,區內餐廚垃圾日處理能力30噸、可回收物20噸、廚余垃圾日轉運能力100噸。

雨花臺區垃分辦負責人曾慶輝介紹,今年,將推動“兩網融合”就是實現垃圾分類收集網和廢品資源回收網的融合,在小區開展可回收物的有償收運,由分類指導員來對居民的可回收物稱重,并按照相應價格付費給居民;同時在有條件的小區投放智能投放箱,自動稱重計算付費。“可回收物既包括高附加值的紙箱,也包括低附加值的玻璃、金屬等,通過應收盡收,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回收利用。”曾慶輝表示,2021年區處理中心的回收量從原先的每月四五十噸上升到年底的四五百噸。到2022年底前,可回收量將翻一番,達到800—1000噸/月收運量。

“共享停車”是南京破解停車難的重要手段之一。2021年,全市累計挖掘了8.5萬個共享泊位,其中,雨花臺區的8個街道(園區)的21個共享停車場設施進行改造后,提供了1268個共享停車泊位。“今年計劃再挖掘20個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停車資源,提供150個左右的共享車位。還將開發全區找車位小程序,可以查找路內、路外停車場以及共享車位。”雨花臺區停車辦主任丁勝介紹。( 顧小萍 )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