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享花深化金融科技賦能,讓小微企業“強起來”

時至今日,小微企業已成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股重要力量,更是促進發展、穩定就業、保障民生的重要依托。不過,融資難、融資貴始終是制約小微企業發展的重要障礙。小微企業急需資金支持,部分傳統金融機構卻因種種原因無法滿足,如何解決兩者之間的矛盾?近年來,金融科技平臺的介入,為小微企業獲得更多的融資渠道和資金提供了機會。

隨著金融與科技的結合持續深入,金融新業態與新模式紛紛涌現,不斷塑造著新的邊界。通過科技創新,金融科技平臺有效推動金融機構“敢融”“愿融”“能融”“會融”,從而改善了小微企業的融資環境,為萬千小微企業注入了金融活水。以宜享花為例,在幫扶小微方面,通過多平臺合作,快速覆蓋數十萬小微客戶。目前,受益企業遍布全國300多個市、2000余個縣,滿足了來自批發零售、傳統制造、住宿和餐飲等行業超過100億的融資需求,間接支持數十萬人口的就業,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

在科技技術的不斷創新下,小微企業主們已經切切實實的享受到了及時的金融服務,這一方面表現在獲得金融服務的小微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另一方面則表現在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降低。像宜享花持續引入銀行、信托、消費金融公司和小貸公司等,并早在2020年四季度實現了新增業務資金100%來源于持牌金融機構,這多種資金源頭的接入,不僅有效擴充了資金體量,而且還匯聚了多梯度多類型的風險偏好,推動風險定價更加靈活也更加合理,從而降低客戶的融資成本。

金融科技平臺降低了信息不對稱,增加信貸向長尾客戶的可及性,有助于促進經濟增長。像宜享花連通金融機構與小微企業,既滿足了傳統金融機構尋找優質資產的訴求,也滿足了多元場景下真實、合理的融資需求。

作為一款全線上、無接觸的數字產品,宜享花的使用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現實中一些小微業主由于對新興互聯網產品不夠熟悉,很可能在使用過程中碰到“意想不到”的問題,發出咨詢無門、投訴無門的抱怨。針對這一情況,宜享花專門設立了官方的消費者咨詢,一方面希望能夠及時回應用戶在業務各個環節中的疑問,另一方面希望收到廣大用戶對于產品服務改進完善的建議,以不斷升級的產品服務品質,陪伴小微企業主們的成長。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