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攻資源、能源、高原領域 青海出臺22條科技新措施


(相關資料圖)

中新網西寧10月17日電(祁增蓓)增加科技成果有效供給、理順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加強成果轉化統籌協調、激發科技成果轉化動力……據青海省科技廳17日消息,日前,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若干措施(暫行)》(以下簡稱《措施》),共22條,將于2023年11月8日起施行。

在增加科技成果有效供給方面,《措施》提出要建立企業需求導向的科技項目形成機制,圍繞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產業“四地”,以資源、能源、高原等領域為主攻方向,解決制約青海省創新發展和關鍵技術問題;構建“企業出題、政府立題、協同破題、市場閱卷”的科研項目組織模式,運用“揭榜掛帥”“賽馬制”,支持企業、高校院所、新型研發機構等聯合開展定向研發和成果轉化。

同時,《措施》提出要設立青海省級自然科學基金企業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進一步促進企業與高等學校和科學研究機構的合作,培養優秀科技人才,推動基礎研究和產業技術創新融通發展;要增設自然科學研究系列技術轉移職稱專業,通過制定考核評價標準,對從業人員進行精準評價,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填補青海沒有單設技術轉移人才職稱申報通道的空白。

在理順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方面,《措施》提出要組建多主體合作、多學科融合、多團隊協作的青海技術轉移戰略聯盟,充分挖掘、整合、推介省內外科技成果資源;鼓勵有條件的高等學校在不增加編制的前提下設立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允許按不低于科技成果轉化凈收入的10%提取獎補經費,用于機構開展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服務條件建設、業務培訓、科技成果推介、技術轉移人員能力提升等相關支出。

此外,《措施》還首次提出要將青海省級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基地(點)、中試基地建設納入科技創新平臺項目,通過省級科技計劃方式予以支持;首次提出對國家重大科技計劃項目成果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成果在青落地轉化的,給予最高100萬元支持;首次提出建立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協調解決科技成果轉化難點堵點問題。

據記者了解,近三年,青海省投入5.2億元,支持實施省級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示范項目296項,登記科技成果2025項,其中應用技術類成果占比71%;技術合同成交額40.6億元,年均增長超10%;培養技術轉移人才588人,初步打造了初、中、高三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人才梯隊體系。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