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是全球能源技術革命和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也將是能源低碳發展的重要途徑。9月17日,由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氫能分會編寫的《國際氫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3》正式發布。《報告》顯示,2022年是全球氫能產業規模化發展的“元年”,世界各國熱情高漲,全球氫能領域的直接投資達到了2500億美元。
(資料圖片)
據預計,未來10年是我國氫能產業的“黃金發展期”;到2030年,我國可再生能源制氫新建投資規模將達到3750億元。
氫能,已經成為繼光伏、風電和電動汽車之后的全球競技新風口。當前,我國很多地方和企業布局力度正在加大,一些地方還將氫能納入“十四五”規劃,制定專項政策支持氫能發展,前景可期。作為山東省會、黃河流域中心城市,逐“綠”前行的濟南也在積極培育發展氫能。
面向未來,如何把握“黃金發展期”,搶占氫能發展制高點,走好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
氫能為何備受青睞?
氫能是一種來源豐富、綠色低碳、應用廣泛的二次能源,對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世界各大經濟體紛紛加入這個浪潮,尋求轉變能源模式,將發展綠色氫能作為重點。其中,歐洲正加碼氫能源,德國更是推出了新版《國家氫能戰略》,明確了氫能技術全價值鏈發展路徑。
國際氫能委員會與麥肯錫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目前已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布了氫能發展路線圖,到2030年,全球在氫能項目上的投資將達到3000億美元。
具體分析,從能源供給端來看,氫能與電能類似。氫能能量密度高、儲存方式簡單,是大規模、長周期儲能的理想選擇,氫能將成為未來清潔能源體系中重要的二次能源。從能源消費端來看,氫能是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重要載體,能夠顯著降低用能終端二氧化碳排放,彌補可再生能源波動性、間歇性等短板,促進后者的大規模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氫能產業技術快速發展,氫能需求也將逐漸擴大。預計到2030年,全球對氫的需求將超過1.5億噸;到2050年,全球氫能需求較2022年將增長10倍。
新技術催生新產業
在2023成都大運會上,9輛物流車曾引發關注:一次加滿只需5分鐘,續航能力可達350公里,行駛過程中唯一排放的是水……這便是保障了10萬余人次餐食服務的氫能冷鏈物流車。相較于油車,其減少了超3500千克的碳排放量。
新技術催生新產業,進而形成新的生產力。當前,中國在氫能領域已取得多方面進展。有資料顯示,氫氣產能方面,我國年制氫產量約3300萬噸,在氫能供給上具有巨大潛力。氫能應用領域也在逐步擴大,已在部分區域實現燃料電池汽車小規模示范應用,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達14979輛,居全球第三。到2022年年底,我國已建成加氫站310座,居世界第一。
其實,國家對氫能早已部署安排。去年年初,為促進氫能產業規范有序高質量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作為中國首個氫能產業中長期規劃,其明確了氫能產業發展定位和目標并作出部署,同時首次明確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到2025年,將初步建立以工業副產氫和可再生能源制氫就近利用為主的氫能供應體系。到2030年,形成較為完備的氫能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清潔能源制氫及供應體系。到2035年,形成氫能產業體系,構建涵蓋交通、儲能、工業等領域的多元氫能應用生態。
前不久,多部門還聯合印發《氫能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這是國家層面首個氫能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指南》系統構建了氫能制、儲、輸、用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提出了標準制修訂工作的重點,明確了近三年國內國際氫能標準化工作重點任務等。
可以肯定的是,隨著國家不斷出臺氫能相關政策,市場環境明顯改善,產業鏈正在快速從初入期向成長期蛻變。
氫能行業進入“新紀元”
1874年,法國科幻小說家凡爾納在小說《神秘島》中寫道,“總有一天,水可以被電解為氫和氧,并用作燃料,而構成水的氫和氧……將會成為供暖和照明的無限能源。”
149年后的今天,無限能源正在照進現實。今年,“兩桶油”接連發布重磅消息,中國石油用現有天然氣管道長距離輸送氫氣的技術獲得突破,中石化官宣下一個世紀大工程“西氫東送”。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大規模、低成本、遠距離氫能運輸不只是一紙藍圖,我國氫能行業進入“新紀元”。
當前,我國氫能產業發展頂層設計日漸完善,越來越多的城市也在爭相布局,搶占氫能發展制高點。據統計,截至2022年12月,全國已有30個省級行政區域將氫能發展納入“十四五”規劃,69個地級市、縣、區明確提出要發展氫
能相關產業,到2025年各地氫能規劃產值總額接近萬億元。
從省份來看,2022年,廣東氫能相關存續企業接近400家,領跑全國;江蘇、山東、北京、上海、河北、浙江等地企業數量超百家。具體到城市,從氫能相關企業數量來看,北京、上海、深圳領跑全國。而佛山、濟南等城市實力也不容小覷。
在這條萬億新賽道上,城市間競逐激烈。以佛山為例,今年全國首個大規模沼氣制氫加氫一體化項目在佛山市南海區正式投產,年產氫氣約2200噸。事實上,佛山市已提前布局氫能產業10余年,將氫能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要發力點,出臺了《佛山市氫能源產業發展規劃(2018—2030年)》等系列政策文件,著力推動氫燃料電池研發生產及整車制造等。近年來,通過整合創新資源,吸引產業集聚,這里的氫能產業從無到有、由小變大,氫能產業的競爭力不斷提升。
雖然各地氫能產業發展態勢總體良好,但仍面臨技術、制度、應用等方面的諸多挑戰,需加強頂層設計,引導產業健康有序發展,避免氫源不綠、場景單一、重復投資等傾向。
濟南加速推進低碳城市建設
統籌謀劃、整體布局氫能全產業鏈發展,既是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抓手,也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提供了有力支撐。
“逐綠”前行,作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龍頭”,山東正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其在發展氫能產業上具有良好基礎和優勢,年平均氫氣產量居全國首位,正在氫能這條新賽道加速布局。到2025年,山東預計累計推廣燃料電池汽車10000輛,累計建成加氫站100座,氫能產業規模超過1000億元。
作為山東省會,濟南在推動服務黃河重大國家戰略中肩負重任。自2017年被列為“國家低碳城市試點”以來,濟南大力實施碳達峰“十大工程”和適應氣候變化行動,加快調整產業、能源、運輸、農業投入與用地結構,低碳城市建設加速推進。《濟南市“十四五”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規劃》中提出,“推動能源設施綠色低碳轉型”“加快非化石能源開發利用”,統籌推進制、儲(運)、加、用氫能全鏈條發展,實施“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建設,加快氫能在交通、工業等領域全場景示范推廣應用。今年6月印發實施的《濟南市碳達峰工作方案》明確,到2030年,濟南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將達到12%以上,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8%以上,確保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
面對新能源領域的新風向,濟南正積極培育發展氫能。圍繞建設“中國氫谷”,重點在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濟南高新區、萊蕪區、鋼城區、章丘區打造“一核引領、四區聯動”的產業格局,創建黃河流域氫能綜合應用示范區。發揮工業副產氫資源優勢,開展氫純化技術研發,促進氫資源高值化利用。運用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開展可再生能源制氫和低谷電力制氫試點示范,探索“風光發電+氫儲能”一體化應用新模式。在交通、工業等領域大力推廣氫能應用,打造制、儲、輸、加、用氫能全產業鏈體系。
事實上,濟南在氫氣制備、氫氣儲運、氫燃料電池、氫能應用等方面具備較好基礎和優勢。比如,作為繼雄安新區起步區之后的全國第二個起步區,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在布局氫能產業和氫能示范應用場景上不斷發力。今年,起步區專門成立了山東省第一只氫能專項投資基金。預計到2025年,起步區將引進3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發中心、20家以上氫能產業鏈企業,初步建成氫能產業創新集群,具備研發集聚、產業化生產、規模化輸出的能力……
氫能源風口已至。可以預見,隨著氫能競技提速,搶占技術制高點、手握先發優勢,氫能產業必將大有可為。
(本報記者范俐鑫)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逐“綠”前行,濟南搶抓氫能領域新風口2023-10-03
- 【消防員看文旅】丹東:鴨綠江畔,江海之城2023-10-03
- 湖北鄂州這個派出所“兩隊一室”改革顯成效2023-10-03
- 國家級先行區擬創建名單公示!福建三縣市入選2023-10-03
- 金科股份“H金優01”早盤拉高,漲幅10.95%2023-10-03
- “村晚”將歡樂送到百姓家門口2023-10-03
- 新設備帶來新工藝 看新疆棉花如何機械化采收2023-10-03
- 山西芮城:菊花綻放引客來2023-10-03
- 我市4個健康場所建設案例獲評“省優”2023-10-03
- 我們的名字是亞運會志愿者2023-10-03
- 第4家零碳工廠來啦!寧德時代“零碳戰略”言出必行2023-10-03
- 巨鹿縣有支“古郡紅騎”志愿服務隊2023-10-03
- “雙亮雙比”解企業急難愁盼2023-10-03
- 天津不養閑橋 “依橋造境”提升城市文化創造力2023-10-03
- 國慶我在崗 | 智慧工地助力重慶軌道交通18號線北延工程建設2023-10-03
- 加快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繪就中心城區綠美底色2023-10-03
- 問記者|這次科考為何選擇卓奧友峰?2023-10-03
- 西藏拉薩:古建筑中上演“無限宇宙”展覽2023-10-03
- 站在巔峰的科學追問——我國科考隊首次登頂卓奧友峰2023-10-03
- 節日不打烊 然烏隧道施工忙2023-10-03
- 來看世界第六高峰卓奧友峰的壯美景觀2023-10-03
- 國慶大假家門口游玩 烏魯木齊各大公園好熱鬧2023-10-03
- 聚勢而起 綻放新機——涇川縣經濟高質量發展見聞2023-10-03
- 蘭州市將出現明顯降水降溫天氣2023-10-03
- 甘肅3個國有林場獲評全國“十佳林場”2023-10-03
- 2023年甘肅省首個高速公路“開口子”工程通車2023-10-03
- 甘肅省全面推進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2023-10-03
- 楊猛在調研檢查中心城區部分重點城建項目時強調2023-10-03
- “恒大系”兩公司復牌高開,中國恒大漲近16%2023-10-03
- 銀行系金融小課堂丨什么是貨幣供應量?2023-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