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我在崗 | 智慧工地助力重慶軌道交通18號線北延工程建設

華龍網訊(首席記者 董進 實習生 黎大韜)近日,重慶軌道交通18號線北延伸段工程(以下簡稱“軌道18號線北延”)土建1標,順利完成應力自動化監測系統和氣體檢測儀安裝工作,標志著項目安全監測成功邁入無紙化、智能化遠程控制作業。

工人在隧道內有序施工。華龍網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而這項系統,很快便派上了用場。國慶假期期間,由重慶軌道集團建設、中國交建承擔施工任務的軌道18號線北延工程七星崗站工地,機器轟鳴聲不絕于耳,工人作業井然有序……一派熱火朝天的氣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中國交建軌道18號線北延項目總承包部總經理陳云峰介紹,軌道交通18號線北延工程線路東起于小什字站,西至18號線一期工程富華路站(不含),全長10.61公里,共設8座地下站,分別與5條軌道交通線路換乘。

其中,七星崗站為15米島式車站,結構形式為單拱雙層結構,開挖面積為492.49平方米,在施工過程中,為了實時監測車站大斷面暗挖隧道及附屬通道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項目創新使用了應力自動化監測系統。

應力自動化監測系統可實時監測車站大斷面暗挖隧道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華龍網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該系統具有精度高、響應速度快、安裝方便等優點,主要由振弦式鋼筋計、振弦式土壓力計及振弦式無線數據采集儀組成?!敝貞c軌道集團項目一公司工程部經理程劍介紹,利用振弦式無線數據采集儀,能自動讀取鋼筋計及壓力計頻率數據自動上傳至云端監測系統;再由云端監測系統進行自動儲存、處理轉換并統計數據分析,可以有效監測車站大斷面暗挖隧道及附屬通道施工過程中,鋼筋的應力變化情況和土體的壓力變化情況,到達預警閾值系統將通過手機短信自動通知管理人員,從而得出準確的安全評價,有效規避安全風險,提升工程質量。

重慶軌道交通18號線北延工程線路走向圖。受訪者供圖

由于七星崗站埋深大、通道長、空氣流動性差,作業時洞內的有害氣體和設備運轉時產生的尾氣存在較大安全隱患。作為現場技術員的索浩翔,每天都要進行班前作業交底,提醒工友們時刻戴好安全帽、穿好反光背心,還要檢查隧道內氣體濃度。

為了進一步規范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項目部在施工作業面,也安裝了固定式氣體監測系統,能夠實時監測洞內空氣(氧氣、可燃氣體、硫化氫、一氧化碳等)的氣體濃度,并將分析結果及時反饋給管理人員。如有害氣體達到危險標準,便立即發出警報,管理人員便可根據檢測到的數據,采取相應措施,指揮作業人員撤離和疏散。

“有了這個系統,我們的工作更方便了,建設者們的安全也更有保障了。”索浩翔說道。

據了解,目前,18號線北延工程8座地下車站均已進入主體施工階段。18號線北延工程通車后,將進一步加密渝中區軌道交通線網,緩解化龍橋、大坪、菜園壩等片區交通擁堵,助推沿線經濟社會發展。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