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對中國原創新藥走向世界有信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網上海9月28日電 (記者 陳靜)“2023張江生命科學國際創新峰會”期間,“中國源創,全球同步——中國自主創新藥的出海探索”主題論壇28日舉行。生物醫藥界人士均認為,在國家對于中國自主創新藥的支持下,隨著政策環境不斷優化,創新實力不斷迭代,產業鏈上下游不斷融合,出海案例的不斷累積與分析,未來,中國必定有更多創新品種走向世界。

業界人士共議中國原創新藥“出海”。(主題論壇組委會供圖)

在主題論壇上,記者了解到,隨著中國生物醫藥產業30余年的砥礪發展、創新升級,尤其自從2008年,國家“重大新藥創制”重大專項啟動以來,累計已有近80個1類新藥研制成功獲批上市;100多個中國研發的新藥在歐美啟動臨床研究,國產創新藥物在全球生物醫藥市場上的競爭力不斷提高。其中,一批企業立足自主創新,走上了國際化的新征程。

當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政府副區長、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吳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陳凱先對中國創新藥集群未來更大規模地出海寄予厚望。吳強表示,浦東新區工業經濟實現高速增長,生物醫藥等核心產業領域呈現兩位數快速增長,這離不開以生物醫藥企業對于恢復重振產業經濟,強化創新策源,推動浦東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

2023年5月,中國醫藥企業研發的呋喹替尼的新藥上市申請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受理并予優先審評,在歐洲的上市許可申請亦獲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確認,有望成為上海首個在美國、歐洲獲批上市的小分子抗腫瘤源創新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陳凱先表示,由和黃醫藥自主研發的國家1類原創新藥呋喹替尼相繼取得了全球開發、全球申報上市的一系列重要里程碑,有望成為上海首個在歐美等主要海外市場獲批上市的小分子抗腫瘤源創新藥,為中國原創新藥走向全球開了個好頭。

“但目前行業發展仍然面臨困難。”陳凱先指出,未來,根據近日發布的《國家醫藥工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等一系列頂層政策,堅持高質量、創新的發展道路,是中國生物醫藥行業未來發展的整體方向;給予有潛力的國產原創藥物創新研發全鏈條支持;提升醫藥行業的產業集中度,增強國內龍頭藥企國內乃至國際的競爭力;以患者和臨床價值為導向的差異化、多元化的發展路徑,是實現生物醫藥產業從大國走向強國的關鍵。

談及中國創新藥出海,中國相關醫藥企業高級副總裁傅志藩表示,在新藥的研發、獲批及商業化上,團隊精神非常重要。出海需要齊心協力抱團取暖,出海更需要緊密地合作;并希望更多的中國創新藥企業將有更多的創新品種走向世界、惠及全球患者。

當日主題論壇上,多個醫藥企業首席執行官兼首席科學官、大中華區業務拓展副總裁等分別進行了精彩的主旨演講。多位醫藥企業高管共同參與了以《走向國際市場,造福全球患者》為主題的圓桌討論。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