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界公園”拆掉的不只是有形圍墻


(資料圖)

去年青島啟動城市更新行動,中山公園實施拆墻透綠工程。此前,中山公園只開放3個門;到今年2月,僅西南一帶就拆除了760余米的外墻和護欄,鋪設了棧道和綠化帶,增加了多個出入口,方便市民自由入園游覽。不只是青島,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許多公園去除了圍欄,與城市街區無界融合,讓人們見綠便可擁綠,與自然風光撞個滿懷。(4月5日《人民日報》)

公園,本義是由政府修建并經營的作為自然觀賞區和供公眾的休息游玩的公共區域。但在過往的管理使用中,不少公園卻因被高高的圍墻隔離而成為與城市街區不相連通的封閉空間,公共屬性和公益功能大打折扣。

近年來,越來越多城市對公園實施“拆墻透綠”更新,隨著圍欄減少,入口增多,公園的公共性與公益性回歸。“無界公園”讓公園更加開放與通達,與城市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相連相融,真正實現了公園與城市的有機融合。不僅讓市民獲得更加開闊的觀景視野與休閑空間,也讓城市風貌變得更加通透美麗。

從有界到無界的變化,公園拆掉的不僅是有形圍墻,更是堵在人們胸中的心墻,拉近了公園與市民之間的心靈距離。拆除圍墻,讓公園變身為24小時全天候開放的綠色會客廳,將園內的自然氣息深深嵌入居民生活圈,讓民眾切實擁有對公園的歸屬感、對美景的沉浸感和對生活的幸福感。

公園之美不只在于生態,也在于人文。無界公園建設并非簡單的一拆了之,去掉柵欄之后更需注重對相關服務設施的布局和建設,比如在臨街處增設綠化區域,削坡透景、鋪裝園路、優化植物景觀,將公園景色和街道景觀無縫融合……據介紹,在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改造中,當地不僅拆除原有圍欄及大門,還在公園門區設計了藝術景觀、植物組團、花箱等多種入口形式,并辟出葉脈廊架、悅享小筑、繞樹廊架等可供百姓休息、閱讀、交流的休閑空間。

無界公園就是要讓城市的整個生態、生活、生產系統充滿生命力,讓更多百姓可以參與、共享,陪伴城市一起成長。公園拆墻透綠,開放的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釋出的更是對城市居民的信任。這既考驗城市管理者對公園設計和有序管理的智慧,也現實檢驗了城市居民的家國情懷和文明素養。

公園無疆界并非管理無規則,開放后的城市公園更需經營者與游玩者齊心協力、相向而行的呵護與滋養。據了解,個別無界公園已出現了亂扔垃圾、騎單車軋草坪、帶寵物入園等不文明現象。這種有礙無界公園秩序、有損文明城市形象的不良行為必須得到制止與糾正。

公園為人民而建、讓人民共享,城市居民都負有對無界公園使用、愛護,對不文明行為監督、制止責任。期待入園者都能以公園為家,自覺嚴自律、守公德,做文明游園人。 (張玉勝)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