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勐海:千畝生態茶園鋪就群眾致富路

胡珊珊 王文濤 佐連江 楊春梅 趙莉

伴隨著春天的腳步,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勐阿鎮千余畝生態茶樹漸次蘇醒,迎來了新一年的春茶采摘季。

納丙村千畝生態茶園一角。王文濤 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茶農采摘春茶。佐連江 攝

進入三月以來,勐阿鎮納丙村的7000畝的生態茶園內,萬千茶芽正迎春而來,目之所及皆為青綠。一陣微風拂過,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茶香。茶農們正搶抓時令采摘春茶,茶園里一派繁忙景象。

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技術人員教茶農采摘春茶。佐連江 攝

在采摘現場,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技術人員手把手、面對面就如何保護性采摘春茶進行現場指導,讓茶農進一步掌握了茶葉采摘技術要領,加強茶葉采摘規范化、標準化。“普洱茶鮮葉原料采摘以一芽兩葉為主,采摘時要適時采摘,留足余葉,下一批茶葉才會萌發地好,產量也才會增加。”勐阿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玉總向茶農講解道。

在茶地間套種林木。王文濤 攝

納丙村是山區村,村民以拉祜族、哈尼族為主,曾是勐海縣的貧困村之一。普洱茶是納丙村的主導產業,以種植曬青毛茶、紅茶和白茶為主。全村茶葉面積7103.9畝,家家戶戶都有茶園,均從事茶葉生產活動。自2008年起,納丙村就將生態茶業作為主要綠色產業加以培植,利用緊鄰國有林,海拔較高的地理優勢,通過在茶地間套種珍貴林木,增加生物多樣性、加大對病蟲害物理防治和將茶葉采摘規范納入村規民約等方式,從源頭保障茶葉品質,孕育出了茶香馥郁、茶湯醇厚的納丙茶。

茶農采摘春茶。佐連江 攝

納丙村委會村民羅小英說:“我家茶葉地有40多畝,往年收入10萬元左右,今年茶葉雖然發得有點晚,但在保護性采摘的助力下,茶葉的長勢和品質都比往年好,所以預計今年收入可以達到15萬左右。”

勐阿鎮納丙茶廠 資料圖

好茶離不開好的銷售渠道。2018年納丙村以滬滇項目為契機,新建勐阿鎮納丙茶廠,引進興榮農副產品專業合作社,通過“黨建+龍頭企業+村黨總支+茶葉專業合作社(茶葉初制所)+茶農”的經營模式,提升了農戶茶園生產管理技術水平,聯通了農戶與龍頭企業的穩定供應通道,干毛茶價格由50元/千克增加到82元/千克,村集體經濟收入由2018年的0.6萬元/年增加到現在的23.4萬元/年,極大地促進了農戶經濟收入,降低了市場風險。

茶農們喜獲豐收。佐連江 攝

“近年來,圍繞“一縣一業”的決策部署,納丙村積極打造生態茶園和有機茶園,現已建成有機茶園3000畝。茶葉鮮葉價格也從以前的3-5元/公斤提高到現在的25元/公斤。”勐阿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陳加喜介紹道。

得益于茶產業的興旺,不僅讓當地茶農腰包鼓了起來,也讓茶園成了納丙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下一步,勐海縣將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廣綠色生態茶園提質增效技術,加強基地建設,持續恢復生態植被,加大病蟲害綠色防控力度,逐步推進有機茶園認證和低產茶園鞏固提升改造,實現傳統茶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將茶產業做大做優做強,用生態茶鋪就群眾致富路。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