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視訊!場景模擬、真實響應!救援隊如何上演生死營救

演練現場。四川省應急管理廳供圖

3月30日,四川省宜賓市舉行了一場有限空間作業安全事故應急演練。本次演練由宜賓市生產安全事件應急指揮部主辦,市應急管理局、市農業農村局、珙縣人民政府、國家礦山應急救援芙蓉隊承辦。

1個小時的演練緊張有序,各個環節銜接緊密順暢,演練采取場景模擬與真實響應、集中展示、多點呈現、聯動響應、實戰檢驗等方式進行,共有市、縣(區)行業主管部門,應急救援隊伍,鄉鎮綜合救援隊代表,宜賓市規模以上養殖企業、食品加工企業安全生產分管領導或安全管理人員等130人參演,150余人觀摩。


(相關資料圖)

高效:快速響應 協同作戰

爭分奪秒,協同配合,全力救援,是演練也是“實戰”。

本次演練模擬3月30日14時08分,宜賓市珙縣某公司因組織蓄污沉淀池清淤作業,由于事先未采取機械通風設施有效排出有毒有害氣體,且在對沉淀池作業環境安全評估不足的情況下,導致3名進入作業的人員和2名企業自救人員,共計5人中毒或窒息被困。

險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事故發生1分鐘內,現場安全監護人員發現險情后,緊急向公司報告事故情況;2分鐘內,公司負責人立即向“119”指揮中心報警,“119”指揮中心立即指令距離事故現場最近的珙縣巡場鄉鎮綜合救援隊進行先期救援,并向宜賓市應急管理局報告事故情況;宜賓市應急管理局接警后,5分鐘內立即啟動聯動機制,并向分管市領導匯報;20分鐘內,根據《宜賓市有限空間作業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聯動機制》,市、縣兩級政府行業主管部門先后到達現場立即成立現場指揮部,統一指揮事故救援工作。

繁多復雜的工作如何快速運行?指揮部根據現場處置需要,組建搶險救援組、醫療救護組、應急監測組、現場秩序維護組、事故調查組、綜合協調組、新聞輿情工作組、保障和善后工作組8個工作組,全力開展救援工作。

隊伍配備也在同步進行。隨著事故進一步擴大,宜賓市應急管理局根據事故危害程度、影響范圍,啟動應急響應程序,立即成立事故救援指揮部,立即調動珙縣綜合應急救援隊、宜賓市綜合救援隊和國家礦山應急救援芙蓉隊前往救援,通知市農業農村局、市場監督管理局派出專家指導事故救援;縣應急管理局接到事故報告后立即通知縣農業農村局派遣專業人員到達現場參與事故指導救援。

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后,立即利用錐形交通桶和安全警戒帶對作業區域進行布控,阻止未佩戴呼吸防護裝備的非專業救援人員進入施救,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一場營救生命的行動正在進行。

精準:專業融合 實戰練兵

救援技術全方位展示是此次演練的另一特色。

“報告指揮部,我們在距沉淀池入口12米處,發現1名遇險人員。”演練過程中,國家礦山應急救援芙蓉隊4名隊員穿戴好個人救援防護裝備后,攜帶搜救儀器設備,通過消防梯進入沉淀池展開進一步搜救工作時有所發現。經初步檢查,該人員呼吸微弱,呼喊無反應,處于昏迷狀態。目前,芙蓉隊隊員給他佩戴了2小時呼吸器,準備采用三腳架將其救出。國家礦山應急救援芙蓉隊運用的三腳架救援是精準施救的方法之一,“我們的救援工作經常會涉及到一些低矮空間、密閉空間、狹窄有限空間的應急救援,為便捷有效提升救援人員和營救遇險人員,救援三腳架自帶絞盤提升功能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

為創造利用遇險人員生存和救援人員行動的空氣環境,應首先采取機械通風方式快速稀釋置換災區環境中的有害氣體——通風偵察技術在救援中至關重要。演練時,救援人員選擇上風口位置,安裝防爆通風機,利用風筒向作業空間內強行送風。充分置換蓄污池內有害氣體,改善有限空間區域內的空氣質量,減輕有害氣體對被困人員的傷害。救援人員穿戴好防護裝備,系好安全帶,攜帶氣體檢測儀器和救援裝備進入作業區域,查清有害氣體情況、被困人員位置及傷害情況,為下一步救援行動提供依據。

應急救援工作中一項重要任務是對人員的及時救護。“報告指揮部,目前我們已搜尋到排污涵道內的被困人員,經初步判斷,其無呼吸無脈搏,我們準備利用繩索將其救出并立刻采取院前急救。”國家礦山應急救援芙蓉隊救援隊員將遇險人員固定在負壓擔架上,并利用繩索將其救出。在被轉移至地面安全區域,救援隊員立即對其實施心肺復蘇急救。

演練過程中,救援隊員模擬對解救出地面的中毒、窒息和墜落傷員分別利用自動蘇生器蘇生、心肺復蘇和外傷包扎等技術進行現場急救,提高有限空間作業事故被困人員的生還概率。

全面:多措并舉 部署謀劃

近年來,有限空間作業事故多發頻發,且常因施救不當或盲目施救導致傷亡擴大,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重大損失。

2022年8月以來,國家安全生產救援中心在全國開展了有限空間作業安全事故專業救援試點工作。宜賓市和國家礦山救援芙蓉隊作為全國6個試點地區單位之一,結合本地有限空間作業的實際,選取了食品加工和規模養殖2個行業,積極開展隱患排查、培訓教育、應急演練,構建聯動機制,制訂救援操作規程,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實踐。

開展應急演練是防范化解有限空間作業安全風險重要舉措。不僅如此,面對當前全省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基礎仍然十分薄弱,事故風險依然沒有得到有效防控,四川多措并舉,在加強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工作方面進行有益嘗試。

摸清底數是基礎。在現有有限空間作業專項整治的基礎上,四川省應急管理廳對全省輕工重點企業再排查再摸底,督促指導輕工重點企業全面、精準辨識本企業存在的有限空間,建立完善全省653家輕工重點企業基本情況和有限空間管理臺賬。出臺全省加強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布置安排全年重點工作任務。

“我們分級組織專家組,對全省653家有限空間重點企業開展全覆蓋現場指導服務,采取‘邊服務邊反饋’‘服務與執法并重’模式,逐條列出問題清單和整改指導建議。”據四川省應急管理廳工貿安全監管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有限空間管理和作業安全也納入了執法檢查重點內容,持續加大有限空間執法檢查力度。此外,指導全省輕工重點企業有限空間采取圍欄、上鎖等物理隔離或者固定作業人員面部識別、遠程監控報警等智能化措施,規范配備相應的氣體檢測儀、呼吸防護用品等應急防護裝備,進一步提高企業本質安全水平。

在實踐中創新,建立長效機制,四川下了不少功夫。針對在前期檢查中發現的工貿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存在的安全制度不健全、風險識別不到位、管控措施針對性不強、應急演練走過場等問題,該廳確定了成都市郫都區、眉山市東坡區2個重點縣(區)開展有限空間作業專業隊伍社會化服務試點,探索建設切實可行的四川省有限空間作業專業化、專職化工作機制。

四川省應急管理廳工貿安全監管處相關負責人說,下一步,將進一步壓實企業主體責任,推動有限空間企業繼續開展一次全面培訓、一次徹底自查自改、一次專項應急演練“三個硬動作”,市(州)、縣(市、區)應急管理部門對本地區不低于20%的工貿有限空間企業開展核查檢查,并結合“強安2023”執法行動,進一步加強對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情況的執法檢查,筑牢有限空間安全防線。(朱虹、林楠)

演練現場。四川省應急管理廳供圖

演練現場。四川省應急管理廳供圖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