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心細如繡花——己內酰胺搬遷升級項目空分裝置主設備安裝施工現場走訪見聞 快看點

▲鳥瞰己內酰胺搬遷升級項目工地。

華聲在線3月31日訊 通訊員(李翼駿 何潔)3月26日一早,春雨初歇,風和日麗,巴陵石化年產60萬噸己內酰胺產業鏈搬遷與升級轉型發展項目建設“快馬加鞭”,晨陽透過該項目氫氨分部空分裝置三樓廠房窗戶玻璃,照耀現場10余名正在推進空壓機安裝作業的建設者忙碌的身影。


(資料圖片)

這群身著深藍工裝的“藍精靈”,來自中石化第十建設公司己內酰胺項目部鉗工班。“我們班共24人,都是‘清一色’的男子漢,但干的都是跟繡花一樣、精確到0.01毫米的細致活。”鉗工班班長王啟坤說。

▲王啟坤(中)、李光鵬(右)、王升良(左)進行軸對中作業。

1月10日,該項目空分裝置空壓機、汽輪機、增壓機、齒輪箱等主設備具備安裝調整條件,王啟坤帶領班員進場開始安裝施工。他們按照施工方案,先定位中間的汽輪機,再安裝兩端的空壓機、增壓機和齒輪箱,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逐步將設備調整安裝到位。

打響汽輪機底座水平度調整“攻堅戰”

“萬事開頭難。”班長王啟坤說,他現年34歲、從事鉗工行業14年。“我們用光學合像水平儀測量汽輪機水平度時,發現設備底座因運輸顛簸和長時間放置產生形變,誤差達到0.5毫米,遠高于0.1毫米以內的允許誤差。”了解問題后,他們安排7名主力鉗工打響“攻堅戰”,每天連續作業14個小時,利用底座上地腳螺栓和6個液壓千斤頂、36顆頂絲,調整汽輪機底座水平度。

“因為底座(材質)具有剛性,為避免調整過度,只能一點點慢慢嘗試。”鉗工班副班長李光鵬同樣是現年34歲、從事鉗工行業14年。調整過程中,他們分散在汽輪機四周的各個觀測點,實時測量調整情況。

“有時候前端調好了,后端又受到影響、出現誤差,就必須停下來研究解決辦法,進行二次調整。”李光鵬說,他們每天手動壓千斤頂,一天下來手酸肩痛。最終,歷時7天,將汽輪機底座水平度調整到位。

▲王啟坤(左)與施工技術員張旋(右)對接施工方案。

推進4臺主設備軸對中“陣地戰”

2月中旬,空分裝置設備安裝施工全面鋪開。130多噸的空壓機、140多噸的汽輪機、30多噸的增壓機等大型設備在偌大的廠房內依次排開,安裝進度日日新,又日新。“安裝過程最精細的活當屬軸對中,要將4臺主設備軸承調整到設計要求。”王啟坤說。

“但是4臺設備運轉后,因熱脹冷縮作用會呈現不同形變量。” 王升良接過話茬,他現年47歲、從事鉗工行業28年,是鉗工班年紀最大、經驗最豐富的“老師傅”。“按照設備設計和安裝方案要求,4臺設備冷態軸對中時,需按照廠家提供的曲線軸對中數據進行調整,且誤差要控制在0.05毫米以內。”

為此,他們調集8名鉗工推進“陣地戰”。由于設備之間軸端距過長用百分表測量誤差偏大,于是選用更為便捷、精準的激光對中儀投入戰斗,歷時近半個月完成軸對中作業。

展開空壓機底座底腳板安裝“突擊戰”

軸對中過程中,他們還需調整、安裝、固定空壓機底座。“本次底座安裝采用焊接配合加裝調整墊片的施工方式,比通常采用的二次灌漿結合地腳螺栓緊固的施工方式難度更大。”王啟坤介紹,“焊接產生的熱量會引起底座形變,導致設備水平度誤差偏大。”

他們采用對稱分段焊接的方法,盡量減少焊接對設備水平度的影響。“好不容易將底座焊接完畢,測量空壓機底座6個底腳板安裝情況,其中3個底腳板虛角超標,最大的虛角達20道(1道等于0.01毫米)。”李光鵬回憶。

▲中石化第十建設公司鉗工班現場作業。

為此,他們派出6名鉗工配合2名焊工展開“突擊戰”,反復調整不銹鋼墊片厚度、檢查虛角大小,忙碌1周消除底腳板虛腳。“空壓機、汽輪機、增壓機、齒輪箱都是轉動設備,安裝作業必須精益求精,才能確保裝置穩定運行。”王啟坤說,裝置正式開車前,還需對各項參數進行復核。

除此之外,中石化第十建設公司己內酰胺項目部鉗工班還負責己內酰胺裝置3臺磨煤機、合成氨裝置2臺壓縮機、雙氧水裝置4臺壓縮機等共13臺大型設備的安裝和調試任務。“兩個多月來,我們每天奮戰在裝置現場,熟悉設備每一個螺絲的尺寸和每臺機組的安裝要求,再過一個月,空分裝置主設備安裝任務就能完工。”王啟坤說。

截至目前,該班組安裝的設備一次驗收合格率為100%。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