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91.3%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關于修改〈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管理辦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確提出排水戶分級分類管理等工作要求。

廣州市貫徹落實國家“放管服”改革要求,積極探索實踐排水許可管理新模式,通過加強排水戶管理、構建源頭治理體系,與實施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海綿城市建設等措施并舉,推動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效能顯著提升。2022年全市城市污水處理廠進水BOD濃度為110.9mg/L,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91.3%,城鎮污水處理廠氨氮削減量為5.3萬噸,全市147條城市黑臭水體全面消除,城市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


(相關資料圖)

推行分級分類管理 構建源頭管理體系

《決定》明確建立排水戶分級分類管理制度。按照不同行業或不同類型的企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實施差異化管理,抓住“關鍵少數”,有利于提高管理效能。2020年,廣州市落實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要求,印發《廣州市排水戶分類分級管理辦法》,將直接或者間接向公共排水設施排放雨水、污水的單位和個人均納入監督管理范圍。建立“行業分類、接駁分級”的排水戶差異化管控體系:按照排水類型,將排水戶主要分為工業、建筑、餐飲、醫療等12類,并逐類列出預處理設施的設置和管養要求;再按照排水設施接駁情況,將直接接駁公共排水設施的排水戶定義為一級排水戶,其他屬于二級排水戶。

2022年3月1日,廣州市正式施行《廣州市排水條例》,再次明確“從事工業、建筑、餐飲、醫療等行業以及經營機動車清洗和修理、畜禽養殖、垃圾收集處理、洗滌、農貿市場等項目的排水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國家和地方有關規定配套建設相應的預處理設施,并定期清疏,保持設施正常運行。”將排水戶分類管理納入法治化軌道。

廣州石井凈水廠

優化審批服務 強化排水許可管理

《決定》明確推行告知承諾制、壓縮審批時限等,進一步優化審批服務。廣州市工業、建筑、餐飲、醫療等排水戶基數巨大、更替頻繁。為進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廣州市對排水戶的管理從“重審輕管”轉變為“寬進嚴管”,實現排水許可“應管盡管”,以排水許可證后監管為抓手,規范排水戶排水行為,強化源頭污水收集效能。

根據工業、建筑、餐飲、醫療等排水戶規模、排水量和對城鎮排水設施的影響程度等因素,將水環境重點排污單位列為重點一類;排放生產廢水的工業類排水戶、大中型餐飲類排水戶、建筑類排水戶以及綜合醫院及專科醫院列為重點二類,其余為一般排水戶。各區排水主管部門按照“先重點,后一般”“先大后小”等原則,依法有序推進排水許可的核發和管理工作。同步推進減環節、降成本,通過精簡審批材料、實行告知承諾制等方式簡化排水許可辦理流程,審批承諾時限由20個工作日縮減到5個工作日,各區還可以結合實際,進一步縮減,降低排水許可準入門檻,提升全市營商環境優勢。2020年實施分類管理以來,廣州市發放排水許可證1.6萬余份,發證數量是過去10年(2009—2019年)的1.6倍。

獵德涌上飛白鷺

依托專業隊伍 創新監督管理模式

《決定》要求強化排水許可監督管理。廣州市按照用地紅線或相對獨立的排水管網系統,將城市建成區公共管網覆蓋區域內的排水戶劃分為近2.8萬個排水單元,并提出雨污分流的達標要求,落實單元內排水設施的養護人、管理人、監管人、產權人。

一方面,廣州市水務局組織市(區)排水公司從市政污水管網的接駁井入手,推進排水監管進單元工作,對排水戶排水行為,排水管網等污水溢流、私搭亂接以及淤積堵塞等排水情況進行“體檢”,找出“病灶”,開出“藥方”,綜合“施治”,真正將排水監管工作延伸至源頭排水戶。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黨政領導擔任河長的優勢,將排水單元監管工作納入河湖長制,建立“河長吹哨、部門報到”的工作機制,統籌協調發揮各部門職能,形成工作合力,推進排水戶源頭監管整治閉環管理。目前正逐步開展全市3.9萬個排水單元監督檢查,已完成3.3萬個。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杜娟 通訊員 趙雪峰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 張映武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