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蠶桑產業為主導建設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專訪寧南縣委書記王顯暉
(資料圖片)
“世界蠶桑看中國、中國蠶桑看寧南”,寧南縣是國內首個蠶桑國家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區、國家級農業標準化優質桑蠶繭示范縣、商務部“東桑西移”首批項目縣,被中國絲綢協會授予“中國蠶桑之鄉”和“中國優質繭絲基地”,蠶桑是寧南的金字招牌。
新征程中,寧南將如何深入貫徹州委九屆六次全會精神,以蠶桑產業為主導,集中優勢,做大做強,全力以赴建設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積極打造優質繭絲綢之都?圍繞以上問題,寧南縣委書記王顯暉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記者:州委九屆六次全會作出了“支持寧南建設以蠶桑產業為主導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重要戰略部署,在新機遇下,寧南縣將如何搶抓機遇、補強弱項,夯實創建國家級園區發展基礎?
王顯暉:一是錨定創建目標,凝聚發展共識。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是農業現代化的大勢所趨。寧南是國內首屈一指的蠶桑產業基地,是全國最大的A類生絲生產基地、高檔生絲和有機生絲出口基地,全省蠶桑第一大縣,產業特點鮮明、發展優勢顯著、經濟支撐突出,在全省全國都具有十分強勢的競爭力。在州委州政府的堅強領導下,2021年寧南已成功將蠶桑現代農業園區打造成為省級五星級現代農業園區。在縣第十五次黨代會、縣人代會上提出創建“全國領先、全省樣板”的國家級蠶桑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推動全縣蠶桑產業再上新臺階,到2025年實現栽桑面積達28萬畝,產繭達31萬擔,繭絲及相關產業產值突破80億元,這既是寧南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也是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凝心聚力、共同奮斗的目標。二是開展“二次革命”,夯實發展基礎。近年來,由于優質桑園淹沒、生絲價格下跌、基礎設施薄弱等原因,蠶桑產業發展受到了一定影響。寧南縣將持續開展蠶桑“二次革命”,全力抓好蠶桑轉移、基礎提升、規模種養、園區培育、產業延伸、機制完善六件大事,通過飛地園區、訂單式生產整合全州蠶桑資源,力爭五年內新增桑園3萬畝、改造提升優質桑園5萬畝、新增產繭2萬擔,推動蠶桑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科技化、融合化發展。三是堅持規劃先行,堅定發展信心。堅持高起點、高標準編制園區建設規劃,進一步編制完善《寧南縣現代農業園區總體規劃》《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方案》以及核心區門戶、桑城廣場、主題博覽館等15個項目的實施方案,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擘畫美好藍圖。加大資金和項目投入,持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蠶繭收購價格,加大科學栽桑養蠶培訓,提升蠶農積極性和喂養技術,實現寧南蠶桑“破繭成蝶”。
記者:如何建強基地、擴大規模,壯大創建國家級園區產業優勢?
王顯暉:一是以提質為核心,建強現有蠶桑基地。加快竹壽水庫擴建,提升周邊鄉鎮水系配套水平,緩解桑園春季缺水難題,大力推進土地整理和土壤改良工程;改造提升不規范桑園5萬畝,打造高產高質高效的標準化桑園示范基地;建立社會化服務中心推廣開展技術承包、全程托管等社會化服務,開展生產、種植、病蟲防治等全程機械化服務和農資供應、病蟲害監測預警、勞務服務等專業服務;建設100畝桑樹種質資源圃,積極開展良種引進、選育、栽培、嫁接等標準化技術的研究、培訓和科技示范。二是以科技為抓手,壯大現有蠶桑園區。全面實施糧桑科技工程,在現有1省1州蠶桑農業產業園區內建設1000畝糧桑科技集成推廣示范基地,實施“智慧糧桑”工程建立信息化服務平臺,示范推廣良種良法、機械化生產、智慧桑園管理技術、物聯網技術、節水灌溉、工廠化養蠶等技術;與各類科研院所深入合作,打造產學研、農科教平臺,實施產業提升工程,培養新人才、研發新技術、開發新裝備;全力推進國家桑蠶干繭生絲公證檢驗實驗室項目,同步推動寧南繭絲增量提質工程,將寧南繭絲打造為全國高端繭絲產品質量標桿;在園區建設工廠化小蠶共育室15個、工廠化養蠶示范點15個、規模化養蠶大棚100個,配備標準化省力機具,降低農戶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三是以擴產為目標,開拓新的蠶桑產區。大力實施蠶桑基地轉移項目建設,在松新、六鐵、竹壽等地區成片規劃栽桑,提升栽桑規模;抓好萬畝有機桑園示范建設,全面打造以黑水河、金沙江沿岸為中心的優質蠶桑帶,對空白區域、插花區域做到應栽盡栽,鼓勵群眾在六鐵、跑馬等高二半山區栽桑養蠶。
記者:如何提升品質、拓展鏈條,培育創建國家級園區優勢品牌?
王顯暉:一是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建立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和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公共服務平臺,減少農藥、化肥的施用量,大力推廣太陽能殺蟲燈、食誘劑、性誘劑等綠色防控設備和生態制劑,建立有機生產管理體系,科學合理、有序分步開展桑園、產品有機認證,提升產品質量;提升產業加工能力,做強繭絲綢工業園區,建強蠶繭收購烘干站、建優生絲生產線,吸聚周邊繭絲資源入駐加工,穩定繭絲質量,延伸綢緞加工,穩固“中國優質繭絲基地”地位。二是拓展延伸蠶桑產業鏈。延長蠶桑產業鏈,實施6A級絲綢織造基地項目,推動繭絲向綢緞、家紡、服裝織造延伸,建設100萬床有機蠶絲家紡、1000萬米綢緞服裝、1000萬棒桑枝食用菌三大綜合利用開發基地,同時建設蛋白質提取工廠、西部繭絲交易物流中心,全力打造全國最優質繭絲綢產業基地。三是全面構建蠶桑品牌鏈。將“寧南蠶繭”“寧南生絲”“寧南蠶絲被”申報為地理標志商標,加快已成型的桑葉茶、桑葚酒、桑葚膏、蠶絲被等產業產品的營銷推廣;挖掘蠶桑產業旅游資源,將碧窩蠶桑現代農業園區打造為4A級旅游景區,將蠶桑文化、農耕文化與電站水庫風景相結合,發展旅游觀光農業,逐步形成現代蠶桑觀光走廊,進一步擦亮寧南蠶桑金字招牌。
為實現上述目標,寧南將健全完善工作推進機制、市場經營體制和督導考核體系,逗硬獎懲,強化創建國家級園區組織保障,不斷激發干部投身蠶桑產業的熱情和群眾投身蠶桑產業發展的積極性。寧南將堅決貫徹州委九屆六次全會精神,以安寧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為戰略牽引,以決戰的姿態、決勝的信心,全力以赴建設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打造優質繭絲綢之都,讓全會精神真正在寧南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以蠶桑產業為主導建設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2022-12-31
- 實施倍增計劃 助力鄉村振興——郴州市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紀實2022-12-31
- 全球短訊!丁繡峰會見山東龍馬控股集團樊憲國2022-12-31
- 世界動態:追“光”而來 乘興而“硅”——2022年中國硅業大會側記2022-12-31
- 天天觀焦點:致敬創新榜樣|陳雅 “永磁玫瑰”在這片沃土綻放2022-12-31
- “鹿城保”獲評多層次 醫療保障全國優秀案例2022-12-31
- 【甘快看】91.2億元的背后——慶陽市蘋果產業全產業鏈培育實現新突破2022-12-31
- 當前短訊!【甘快看】堅定信心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我省干部群眾熱議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2022-12-31
- 當前快報:【甘快看】甘肅省文縣:305個行政村開展“農家書屋+”系列活動2022-12-31
- 全市建成農村生態河道915公里2022-12-31
- 全球今熱點:嚴把“三關”規范對外委托工作2022-12-31
- 3房擊穿輪候庫!6大安居房12月30日選房簡報,3房竟然還有72套2022-12-31
- 看熱訊:2022,深圳最大贏家依然是豪宅……2022-12-31
- 水產技術暨水產品質量安全培訓會召開2022-12-31
- 天天速訊:匯眾智而謀 聚眾力而為 包頭硅產業奔跑爭春2022-12-31
- “美麗經濟”助振興2022-12-31
- 觀點:已下達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4800余萬元2022-12-31
- 【播資訊】港南區:“跨省通辦”成效大2022-12-31
- 抓實冬季防火工作2022-12-31
- 【環球熱聞】入戶看望獨居老人 送上暖心臘八粥2022-12-31
- 觀天下!強化中醫藥知識產權司法保護2022-12-31
- 環球微資訊!綿遂內鐵路綿陽至遂寧段啟動建設2022-12-31
- 省郵政管理局幫扶解困送溫暖2022-12-31
- 動態焦點:邯鄲完善服務提速重點項目建設2022-12-31
- 全球熱頭條丨沈陽地鐵2號線南延線實現全線“電通”2022-12-31
- 提質升級釋放文旅融合“燃”動能2022-12-31
- 世界最新:郴州上榜中國“綠都”2022-12-31
- 世界快看點丨在冰與火淬煉中重拾市場信心2022-12-30
- 城市發展建設需要良性“規則”2022-12-30
- 蘭州石化全速推進改革步伐提升管理效能202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