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與其他地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降水強、臺風多,防洪形勢嚴峻。
近年來,我國堅持構建粵港澳大灣區供水保障網、綠色生態水網等,推動水安全科技創新,不斷提升大灣區水網安全保障能力。
(資料圖)
近日,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的48條盾構隧洞全部實現貫通,工程將在2023年底建成通水,為粵港澳大灣區供水安全提供保障。
為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的水安全保障能力,去年1月,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牽頭編制的《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保障規劃》印發,提出著力構建供水保障網、防洪減災網、綠色生態水網、智慧監管服務網,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科學調度,構筑供水安全保障水網
水之于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性,廣東省東江流域管理局副局長成忠理體會深切。去年,由于降雨少、來水少、蓄水少,東江流域旱情嚴重,廣州、深圳、東莞等地部分區域供水受到影響。特別是珠江口,河道水位降低,導致海水倒灌,上游河水變咸。
面對嚴峻旱情,珠江水利委員會、廣東省水利廳充分調度水庫等水利工程,構筑當地、近地、遠地供水保障“三道防線”,科學實施東江水量統一調度,用好珍貴的淡水。“上中下游配合調度,應急調水,壓咸補淡。”成忠理說。
“三道防線”是供水保障網的一個縮影。本地水庫是“第一道防線”,深圳市、東莞市通過本地水庫水廠聯調,加大本地保供水能力,實現“灌滿門前水缸”;近地水庫是“第二道防線”,東江水利樞紐距離東江三角洲取水口位置很近,可快速反應,開展反調節壓咸,最大程度減小咸潮對供水影響;“第三道防線”則考驗“繡花功夫”,通過精細調度流域骨干水庫,在滿足供水和壓咸的同時,盡最大可能減少水庫泄水,發揮遠端水庫保供水的作用。
如何用好每一立方米水?“新豐江水庫要放多少水下來,我們每天都要把數據發給電廠,根據調度計劃精細放水。潮汐動力時刻在變化,我們通過現代化的技術手段輔助,結合潮汐監測站預報成果,實現精準調度。”廣東省水利廳規計處副總工程師馮景澤介紹。
除了精準調度,記者了解到,為加強大灣區水網供水基礎設施建設,廣東省出臺關于推進水利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加快建設珠中江供水一體化工程。據介紹,該工程將通過集中整合上移珠中江地區受咸潮影響的西江下游取水口,統籌區域供水水源,擴建區域性應急備用水庫,解決大量人口因咸潮上溯造成的用水安全問題。
去年10月,廣東省召開全省水利高質量發展大會,謀劃實施建設五縱五橫的水資源配置骨干網。規劃藍圖內,以東江、西江、北江、韓江、鑒江干流為“縱”,以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粵東水資源優化配置、珠中江供水一體化配置、東深供水等工程為“橫”。如今,廣東跨流域調水工程正在加速推進。
“五縱五橫水資源配置骨干網覆蓋廣東多市,受益人口超7600萬。”廣東省水利廳廳長王立新介紹,到“十四五”末,廣東將實現每年新增供水能力25億立方米,供水受益人口超過9000萬。
織密防洪安全網,守護江河安瀾
防洪保安瀾,是建設大灣區水網的重要目標。
來到清遠市東北方向約40公里的北江河段,抬眼望去,可見一條2.6公里長的壩頂,這就是飛來峽水利樞紐。在今年發生的珠江流域洪水險情中,飛來峽水庫發揮了至關重要的調控作用。
今年5—6月,珠江流域遭遇持續性大范圍強降雨過程,西江和北江發生6次編號洪水。回憶起當時的情況,廣東省北江流域管理局副局長鄭民記憶猶新。“大灣區水網安全的防御屏障在北江大堤,但北江大堤只能被動防御洪水。”鄭民告訴記者,在北江2號洪峰到來之前,充分發揮飛來峽水庫的主動性調控作用,可以大大減輕北江下游防洪壓力。
沿著流域沙盤仔細看下去,北江流域防洪工程體系一目了然:北江上游防洪工程體系包括樂昌峽水利樞紐和灣頭水利樞紐,北江中下游防洪體系則包括控制性樞紐飛來峽水利樞紐、潖江蓄滯洪區、北江大堤,以及起到分洪作用的蘆苞涌和西南涌,基本形成了以堤防為基礎、水庫調控以及潖江蓄滯洪區和分洪水道共同發揮作用的防洪工程體系。
什么時刻啟用飛來峽水庫的防洪庫容?這是擺在北江流域管理局面前的一個難題。鄭民說:“在洪水進程中,雖然有水文部門的預報,但洪峰的規模和到來時刻無法完全確定。唯一確定的就是我們只有這么多防洪庫容。”
為了盡量吸納更多洪峰,根據水文部門的預測,北江流域管理局一線工作人員模擬測算出洪峰過程線,設計出不同調度方案,確定出洪水峰值和峰線時間。今年6月22日,管理局調度飛來峽控泄1.8萬立方米每秒,最終洪峰安全通過下游石角斷面,完成削洪目標。
“通過精細化調度飛來峽水庫、潖江蓄滯洪區等北江干支流水工程,科學攔洪、分洪、錯峰、削峰,成功壓減了洪水量級,確保了北江大堤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安全,防洪調度成效顯著。”廣東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為實現有效調度,上中下游水利工程協同發力。珠江水利委員會統籌流域全局,會同廣西壯族自治區水利廳聯合調度西江干支流24座水庫攔蓄洪水38億立方米,為北江特大洪水安全泄洪創造了有利條件。得益于西江、北江流域水工程聯合防洪調度,本次洪水并未對北江大堤造成災害性沖擊,保障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安全。
構建智慧水利網,打造優質生活圈
在看得見的水利工程基礎上,看不見的智慧水利網發揮了更加精細的作用。“我們綜合運用氣象數值預報、衛星遙感、水利專業算法模型、AI視覺技術,完成北江大堤蘆苞段三維建模,實現在線巡河、無人巡堤、潰口避災智慧推演。”馮景澤說,目前廣東省已建成較完善的水利感知監測體系,水文要素自動測報率達80%。
記者隨巡河工作人員來到北江大堤,發現無人機正在上空巡堤。走到北江大堤石角段時,在堤內一個不起眼的水塘上空,無人機發出預警:發現了一處管涌點,水流持續帶出泥沙,時間長了堤壩會變空。
“人工巡視很難發現這個位置,視線被遮擋不說,江邊很多位置步行過不去。”鄭民告訴記者,管道涌進來的江水溫度比水塘的水溫度低,無人機通過熱成像很快就能從高空發現這個水溫異常點,再由有關部門安排專業人員通過工程措施排除險情。
“智慧水利網,是一張數字網、智能網,是指揮調度的算法‘大腦’,以智慧水利網為牽引,讓防汛抗旱調度更主動、江河流域管理更精細、水利治理體系更智能。”馮景澤說。
一路向南駛向廣州南沙,從鳳凰一橋一路進入江靈北路,就來到了靈山島尖碧道。踏入水舞廣場,在生態堤旁,可以看到一層層白色的階梯。
“這就是把城市防洪功能與濱海休閑景觀建設結合起來的多級景觀消浪平臺技術,是靈山島尖碧道的創新。”廣州南沙新區明珠灣開發建設管理局總工程師梁睿中說,這種技術創新,是人—水—城和諧的防洪潮工程。
“目前,全省已累計建成碧道近5000公里。”王立新說,碧道建設已經成為廣東一張亮麗的生態名片,通過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大灣區優質生活圈,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 人民日報 》( 2022年12月02日 12 版)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天天微動態丨建設水網 守護大灣區供水安全(美麗中國)2022-12-02
- 熱資訊!2022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題宣傳活動在京舉行2022-12-02
- 熱點!青云譜鎮第一期育嬰班學員喜提從業證書2022-12-02
- 視焦點訊!視頻|“122”來啦!21位岳陽文明安全交通宣傳形象代言人集體亮相2022-12-02
- 巴陵石化獲評湖南省“金牌調解組織”2022-12-02
- 即時: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多樣化開啟122“全國交通安全日”宣傳2022-12-02
- “好品山東-齊魯靈秀地、品牌農產品”營銷推介會成都精彩開幕, 助力山東農品拓渠道提聲量2022-12-02
- KK集團旗下潮玩品牌線下首發多款潮玩藝術藏品2022-12-02
- 光大銀行與10家房企簽約,提供意向性融資總額2600億元2022-12-02
- 環球速讀:陜西出現1961年以來第三強寒潮,預計未來十天氣溫緩慢回升2022-12-02
- 全國交通安全日|醉駕入刑11年來每百輛車醉駕比例減少七成2022-12-02
- 一張圖表get新能源品牌“限時保價”政策2022-12-02
- 天天熱訊:4S店夜間不打烊?寶利德集團開啟7X24H汽車服務模式2022-12-02
- 每日信息:可享4000元保險補貼 特斯拉推出12月購車限時福利2022-12-02
- 佳兆業推出以房抵債,涉東莞兩個項目!抵款價比市價略有優惠2022-12-02
- 農牧人關于謹防詐騙的嚴正聲明2022-12-02
- 全國綠色城市建設發展試點工作會召開:將在全國推廣青島經驗2022-12-02
- 每日熱文: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啟動2022—2023年度冰期輸水工作2022-12-02
- 【當前熱聞】人民日報記者連線山東壽光:“云上供菜”顯擔當!2022-12-02
- 全球今熱點:總價約270萬起,推售360套住宅,保利明玥瀾岸花園獲批預售!2022-12-02
- 每日看點!中超·綜合消息:成都戰勝廣州 梅州不敵申花2022-12-02
- 天天日報丨天津修訂全民健身條例2022-12-02
- 每日觀察!2024年巴黎奧運會門票預售正式開啟2022-12-02
- 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將開展“國際志愿者日”全民健身志愿服務主題示范活動2022-12-02
- 焦點快播:國美電器否認破產清算:未收悉司法機關的法律文書或問詢談話2022-12-02
- 全球熱推薦:日本、西班牙攜手晉級 1/8決賽分別對陣克羅地亞、摩洛哥2022-12-02
- 焦點訊息:“我的世界”被抄襲,網易獲賠5000萬 系國內游戲侵權案最高判賠額2022-12-02
- 快報:新家安裝美的洗碗機 不料引得“水漫金山”2022-12-02
- 壓實責任嚴陣以待 確保黃河防凌萬無一失2022-12-02
- 富士instax SQUARE Link全新上市 創意打印帶來框不住的驚喜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