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新:非凡十年 出彩中原丨通達鷹城新樞紐

中國尼龍城強勢崛起,“中原煤倉”向中國新材料基地華麗轉變;沙河港整裝待發,即將通江達海,“公鐵水空”綜合立體交通網加快形成;鷹城大道橫貫東西,城區再添“大動脈”;1號公路穿山越嶺,讓小山村紛紛“出圈”……地圖新坐標折射出時代大變遷,平頂山克服不沿邊、不靠海、不臨江交通短板,正逐漸向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轉變。


(相關資料圖)

中國尼龍城強勢崛起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建新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冰珂 通訊員 趙貝貝

打開手機導航APP,在沙河復航平頂山港南側,有一處新坐標分外引人注目——平頂山尼龍新材料開發區。這里是中國尼龍城的核心區。近年來,平頂山市依托產業基礎,與中國平煤神馬政企合作,推動煤焦產業與尼龍產業縱向閉合,按照“一核兩翼”的布局打造中國尼龍城。

十年彈指一揮間。從2012年第一家企業入駐開發區,這片昔日的荒草地便開始加速蝶變,如今已建成區面積達9.5平方公里,入駐企業75家。

變化的不僅是建筑和路網,更是產業體系的逐漸成熟。平頂山尼龍新材料開發區以項目為抓手,不斷延鏈補鏈強鏈,目前已形成了涵蓋尼龍原材料、中間體到深加工制品的全產業鏈。

在位于核心區的中國平煤神馬尼龍科技有限公司,高聳的反應塔源源不斷地把氫氣和苯轉化為己二酸,繼而運輸到附近的平頂山神馬簾子布發展有限公司,在智能化設備中聚合成尼龍66,經過拉絲、捻線、紡布、浸膠,變成一卷卷工業絲簾子布,隨后銷往世界各地。

同樣在尼龍科技,己內酰胺溶液順著1.5公里的管道,流進平頂山三梭尼龍發展有限公司,轉變成年產量7萬噸的尼龍6切片;切片又直供給相距500米的河南神馬錦綸科技有限公司,變成尼龍6民用絲;這些民用絲運到不遠處的浙江錦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用以生產高檔錦綸面料,從而實現了己內酰胺—尼龍6切片—民用絲—錦綸面料的全產業鏈發展。

尼龍66是尼龍6的“孿生兄弟”,前者多應用于工業,從小型轎車的安全氣囊,到大型工程車的巨型輪胎,再到高鐵軌距擋板,甚至是艦載戰斗機的輪胎,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后者更注重民用,防護服、高檔內衣、沖鋒衣等都是其下游產品。

如今的中國尼龍城,掌握著全球最先進的尼龍66聚合生產技術,尼龍66鹽、尼龍66切片產能亞洲第一。隨著尼龍6產業鏈的貫通,中國尼龍城呈現出兩大主導產品齊頭并進的發展態勢。

一項項創新突破,一個個企業投產,為平頂山尼龍新材料開發區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中國尼龍城更是強勢崛起,加快形成“一核兩翼”發展格局:在核心區建設上游原料基地;以平頂山高新區和葉縣產業集聚區為“兩翼”,分別建設下游深加工基地。

去年,中國尼龍城營業收入突破800億元。其中,核心區營業收入突破300億元,同比增長35.9%;利潤總額42.7億元,同比增長25倍,稅收達3.7億元。計劃在“十四五”末,中國尼龍城營業收入突破2000億元,核心區營收突破1000億元,成為引領平頂山市快速發展的新地標。

銀線穿珍珠 山村變景區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建新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冰珂 通訊員 焦萌 姬冠鵬

巖壁水滑酣暢淋漓,七彩沙滑自由自在,水上棧道步步驚心,林中探險妙趣橫生……8月10日,葉縣保安鎮馬頭山風景區格外熱鬧:沿著寬闊的1號公路,一輛輛自駕車魚貫而來。

1號公路位于葉縣南部山區,穿過辛店鎮、保安鎮、夏李鄉、常村鎮等4個南部山區鄉鎮、45個建制村,全長94公里,總投資11.1億元,是該縣目前投資最大的地方公路。

沿線4個鄉鎮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近三分之一,境內有望夫石山、老青山和燕山水庫、石門水庫等數十座中小型水庫,景色優美。但地處山區交通不便,許多群眾甚至沒去過縣城,雖然之前

也嘗試發展特色種植和鄉村旅游,但由于銷售和人氣受制約,一直不溫不火。

要想富,先修路。2019年,該縣把脫貧攻堅與發展鄉村旅游有機結合起來,采用PPP模式開發建設1號公路。公路本著“近村不入村、近景不入景”的原則,穿梭在沒有路的山間溝壑,銀線穿珍珠般把深藏山中的景點有機串聯起來,輻射帶動周邊118個建制村14.3萬余人。

楊令莊村就是因修路發生了變化。在1號公路的加持下,楊令莊村通過招商引資,控股建成了馬頭山樂園項目,目前小吃一條街和民宿項目正在有序建設。

馬頭山樂園生意興隆,村民吳浩成了專職司機,負責接駁游客。“一到周末或節假日,兩輛電瓶車趟趟滿員。一個月能掙兩三

千塊錢,還能照看老人和孩子。”吳浩說。楊令莊村里有七八家農家樂,院落里經常停滿車輛,周末吃飯得提前預訂。

1號公路幾乎與蜿蜒的楚長城平行、與紅二十五軍當年的長征路線重合。楚長城被稱作“長城之父”,在葉縣山區蜿蜒60公里,人工墻體、關隘、城址、烽火臺、兵營遺址、古道及自然山險等長城要素最為齊全,得益于1號公路,這里也成了游客們的網紅打卡地。

一路暢通,向美而行。如今,辛店鎮桐樹莊村、常派莊村和保安鎮楊令莊村相繼被省文旅廳評定為“鄉村旅游特色村”;保安鎮豫晨莊園被評定為省級休閑觀光園區;馬頭山風景區成功創建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依托1號公路,葉縣南部山區鄉村游正逐漸“出圈”。

沙河復航通江達海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建新 薛迎輝

初秋時節,站在平頂山市沙河大橋上遠眺,沙河復航工程平頂山港壯觀大氣?!案蹍^裝卸平臺、堆場、泊位、航道等已具備通航條件,即將通江達海?!逼巾斏绞袉⒑竭\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苗旺興奮地說。

沙河發源于平頂山市魯山縣境內,在周口市與潁河、賈魯河交匯后稱沙潁河,是淮河的最大支流。沙潁河自古通航,在我國內河航運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平頂山市沙河航運一度十分興盛。苗旺告訴記者,隨著20世紀50年代沙潁河航運停止,沙河航運淡出人們的視野。開港通航后,該市沙河段將再現昔日航運盛景,也將實現鷹城人民期盼已久的“通江達?!眽?。

沙河復航工程平頂山段航道全長24.5公里,航道寬50米,最小設計水深2.3米,屬四級航道,設計最大通行船舶為500噸級,以沙河為界分為南北兩個港區,共11個泊位,年吞吐能力428萬噸。

不沿江、不靠海,卻可以通江達海。屆時,貨船從平頂山港出發,沿沙河依次經漯河港、周口港,沿淮河而下,既可進入京杭大運河,到達連云港、濟寧港等入海;也可進入長江航道,進而抵達南京、上海等地。

不僅如此,水運成本也將大大降低。據測算,平頂山港投運后,大宗貨物每噸公里水運價格0.08元左右,而鐵路和公路運輸,每噸公里運輸價格則分別為0.2元和0.4元左右。水運優勢也讓平頂山港吸引了大型企業前來洽談業務。

碧波蕩漾的沙河岸邊,該市依托港區貨運碼頭規劃建設的臨港物流產業園、冷鏈物流基地等項目,將有效提升平頂山港的輻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尼龍城通往港區的煤炭鐵路專用線也在規劃中,未來將實現水鐵聯運的無縫銜接。

“沙河復航工程是平頂山市的第一個大型航運工程,不僅可以節省運輸成本、緩解運輸壓力、減少碳排放,還增強了城市的區位優勢?!泵缤f,與通車的鄭渝高鐵、開工建設的呼南高鐵平頂山段、平漯周高鐵及有序推進的魯山機場等一道,沙河復航將加快完善該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靜待秋風起,揚帆入江海。隨著平頂山港即將通航,該市尼龍新材料、煤炭、建材和糧食等貨物,以及省內外的原料和消費品將通過水運實現通江達海。

“彩帶”穿城過 東西變通途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建新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冰珂

8月10日,記者登上平頂山山頂部,俯瞰鷹城大道,宛若一條彩帶橫貫東西,裝扮著北部城區。道路上,車輛川流不息、疾馳而過。

平頂山市南水北山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東西狹長的發展格局,但僅有一條貫穿城區的主干道,北部礦區的省道325漯嵩線(北環路)主要服務工業經濟。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張,北環路逐漸成為另一條“大動脈”,但功能滯后加上年久失修,許多司機寧可繞道行駛。

2016年,平頂山市將北環路升級及西延(鷹城大道)提上日程?!拔覀儗⑵渥鳛椤畱鹇月贰瘉碇\劃,目的是便捷新老城區與平頂山西高鐵站的交通暢聯,從根本上解決貨運車輛穿城而過帶來的環境污染、交通安全、道路破損等問題?!逼巾斏绞薪煌ㄟ\輸局局長胡振軍說。

2019年,項目一期正式開工,總投資34.5億元,路線全長31.52公里,沿路有橋梁12座、涵洞26道,其中4次上跨、3次下穿城市道路,2次下穿鐵路專用線,是平頂山市建市以來政府投資規模最大、公路等級最高、輻射范圍最廣、建設進度最快的交通基礎設施民生之路。

當天,記者驅車行駛在全線無信號燈的鷹城大道上,兩側青山連綿、綠樹成行。據介紹,為保護沿線自然風貌和綠水青山,項目注重地形選線、地質選線、生態選線與經濟技術選線相結合,盡可能避讓基本農田,將主體線型融入自然,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山水林田是一個生命共同體。鷹城大道建設秉承“海綿城市”理念,道路兩側的綠化區域增設溢流井等設施,人行道和無障礙路口內的彩色步游道用透水磚鋪設,可以充分發揮道路、植被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讓城市水文實現良性循環。

不僅如此,原先雜亂無章的高空架線、雨污不分的地下管網全部入地,預埋雨水管道3.34萬米、污水管道9714米,為管線入地和穿越公路預留位置。“視覺舒服、通行舒適?!笔忻駛冇芍缘馗锌?/p>

如今,項目一期建成,構筑起一道生態環保屏障,形成了南水北山休閑觀光新景地,有效解決了新老城區的交通瓶頸,方便了群眾出行。同時,這對拉大城市框架、優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市容市貌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