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光明網
新華社太原7月29日電(記者王勁玉)抓一把泥土,放在手中捏一捏、揉一揉,時而用木簽在泥團上雕刻幾下,不一會,一個人像躍然而出,不僅樣子相似,連神態都很契合。
【資料圖】
近日,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的年輕人張榮因為給路人捏泥塑而走紅網絡,在他的手上,古城墻根的黏土像是被施了魔法,變成了一張張神態各異的臉。
張榮在打理作品。新華社記者 王勁玉 攝
張榮是平遙泥人雕塑技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小小的泥人,他已經捏了十幾年。“我自己還創作了許多特色人物、動物泥塑,也很受歡迎。”張榮說。
張榮為游客制作的泥塑。受訪者供圖
張榮出生在泥塑世家,“我父親主要從事寺廟塑像工作,總看他捏,多多少少能學會一些。”從小的耳濡目染增強了張榮的藝術底蘊。
平遙古城具有2800多年歷史,這座文化名城也豐富了張榮的創作底蘊。“平遙的雙林寺里有兩千多尊不同朝代的彩繪泥塑,藝術價值很高,我從小就看這些泥塑,才有機會研創自己獨特的捏塑方法。”張榮說。
經過多年的學習研究和對題材的構思,張榮在材料選用、色彩搭配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捏出來的泥人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性格,該夸張的地方夸張,該放大的特點要放大,捏泥人,先要會看人。”
從2010年開始,張榮已經為2萬多人捏人像,如今現場制作一個泥人,只需要不到半個小時。為了更好地傳承保護泥塑,他還專門開設了一家泥塑藝術館,向游客宣傳古老的泥塑藝術。張榮認為,把泥塑和人物肖像結合是對傳統泥塑的傳承和提升,作為一名非遺傳承人,他用創新為這門手藝注入新的活力。
張榮制作泥塑的工具。新華社記者 王勁玉 攝
近年來,張榮開始在網絡上嶄露頭角。“在短視頻等平臺上,我的作品獲得了大家的肯定。”張榮說,如今自己僅憑一張照片就能完美地捏出一張臉,雖然創作難度更大了,但卻賦予了泥人更多的內涵。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全球聚焦:這個80后小伙用泥巴捏出“神態萬千”2022-07-30
- 焦點熱訊:打擊與宣傳并重 山西綜改交警大隊夜查專項行動查處酒駕66起2022-07-30
- 世界信息:治堵 從來都是系統工程2022-07-30
- 全球熱推薦:呂梁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以廉促優 提升服務水平2022-07-30
- 每日熱點:市總工會發放資金2180萬元2022-07-30
- 【當前熱聞】問政問需問效 轉作風謀實事2022-07-30
- 速訊:40㎡以下!超六成深圳離巢青年青睞這類戶型2022-07-30
- 環球今日訊!今日地鐵1號線后瑞站恢復正常運營!2022-07-30
- 每日精選:買什么樣的開發商才不會爛尾?2022-07-30
- 全球熱資訊!小學員解鎖新技能收獲新友誼2022-07-30
- 世界報道:河北臨城:昔日“廢渣山”今朝“民心路”2022-07-30
- 前沿熱點:路面積水超過20厘米路段禁行2022-07-30
- 環球報道:守護孝感平安!“百日行動”正在進行~2022-07-30
- 世界簡訊:成都市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第二次調度會舉行2022-07-30
- 環球看點!全市重大項目暨“兩個一百平方公里” 工業園區建設推進會召開2022-07-30
- 世界快資訊丨寶安沙井這里規劃變了!白石龍文化中心、深圳第三十高中新進展2022-07-30
- 新資訊:入黨積極分子學習“科學家精神”2022-07-30
- 熱消息:用地2276公頃!深圳又一座高新園區+高鐵新城來了,法定圖則公示2022-07-30
- 焦點信息:興安盟從“黃金奶源”到“結實奶罐”2022-07-30
- 環球新動態:浙江首個賠付超50億元的商業補充醫療保險在金華誕生2022-07-29
- 環球頭條:吉林松原:發展新能源全產業鏈 推動資源型城市轉型2022-07-29
- 【全球新要聞】閩粵聯網工程全線貫通 促兩省電力互補互濟2022-07-29
- 每日焦點!文明勸導、引路指路,大熱天他們在街頭志愿服務2022-07-29
- 天天熱點!雄安容東讓居民在家門口解決“剛需”2022-07-29
- 觀熱點:“河長制”讓洮河水清岸綠景色美2022-07-29
- 全球簡訊:河北陽原縣在張家口率先組建網格化服務管理商家聯盟2022-07-29
- 微頭條丨公安部鐵路公安局專項督察“百日行動”:6個督察組分赴18個鐵路公安局2022-07-29
- 海昌海洋公園入局國潮科技,攜手演繹“尖叫美學”2022-07-29
- 世界速訊:甘肅在全國率先實現法院、檢察院、監獄三家辦案網絡互聯互通2022-07-29
- 世界快資訊:創新形式,更接地氣!棗莊新聞發布會直連基層一線2022-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