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線:逆行的媒體人

本文轉自:石獅日報

2022年3月13日,泉州通報出現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3月19日0時,石獅全域(除封控區外)劃定為管控區。這一刻,曾經熱鬧的城市按下了“慢行鍵”,一切雖然慢了下來,但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開啟了“加速鍵”。

在這場與病毒、與時間賽跑的戰“疫”中,醫務人員日夜奮戰,工作人員馬不停蹄,志愿者挺身而出,涌現出了一群群戰“疫”先進典型。

一段段感人肺腑的視頻,一篇篇內容翔實的報道,讓先進典型的事跡走近民眾、廣為人知,而這背后則是一個個奔赴在一線的新聞記者。他們就是石獅市融媒體中心的工作人員,一群新聞“戰士”。

疫情就是命令 宣傳就是責任

“不聚集,不出門”這是新聞媒體對公眾的告誡,可是新聞記者卻逆行而上,去醫院、封控區、管控區采訪報道,只為收集第一手信息,并迅速準確地將這些最新情況發布出去;只為講好一線的溫暖故事,并以此呼吁全市人民同心抗疫。

疫情發生以來,因健康管理政策要求,市融媒體中心有40余名工作人員無法到崗,人手極度緊缺。為保障刊播安全,后方人員主動請纓支援一線采編部門,過往有過采編經驗的員工重返記者崗位,大家守望相助,共克時艱。

疫情期間,24小時連軸轉是他們的工作常態:到隔離點記錄隔離人員的生活日記,通宵拍攝石獅的12時辰故事;跑完一線,就趕回單位寫稿、制作,經常顧不上吃飯,泡面是他們的標配;半夜凌晨還在絞盡腦汁地修改稿子,只為趕在第一時間進行新媒體推送;早上采訪、協調,晚上編版、審核,凌晨兩三點編好報紙才下班是常態,有時甚至熬通宵;有危險也不怕,雨大風急,照樣趕到疫情防控一線;疫情一開始,為避免影響家人,又不耽誤工作,就帶著被子、衣服、剃須刀住在宿舍……他們用奔跑的姿態、昂揚的斗志,24小時連軸轉地記錄這座城市抗疫的點點滴滴,書寫一個個抗疫一線的暖心故事,溫暖著你我他。

隱藏在文字和鏡頭背后的他們,反而成為最容易被忽視、被透明的群體,他們卻是抗疫期間不可或缺的存在!

我是黨員 我先上

一線記者沖鋒在疫情前線,其他人員也不甘落后。在市融媒體中心黨總支的號召下,中心黨員第一時間站出來,“我是黨員我先上”,主動前往永寧鎮沙美村、湖濱街道玉湖社區協助開展核酸采樣及相關疫情防控工作。

同時,針對社區疫情防控力量不足等問題,中心黨總支副書記吳志民帶隊,四名黨員同志主動請纓,組成疫情防控工作隊,下沉一線進駐湖濱街道玉湖社區協助開展各項工作。

“請戴好口罩”“大家排好隊、保持1米以上距離”……從早上5點到晚上,市融媒體中心疫情防控黨員志愿者們在獅城帝苑小區里默默地堅守著,協助測量體溫、引導群眾有序排隊、保持“一米線”距離。在進入玉湖菜市場主要入口處,他們每天站立十多個小時,在風雨中認真把守查驗通行證件,以微薄之力匯聚起抗擊疫情的堅實力量。

目前,中心共有50人次支援村(社區)開展核酸采樣工作,捐贈一批愛心物資。

截至4月3日,市融媒體中心在《石獅日報》《石獅新聞》和各個新媒體平臺開設“疫情防控 我們在行動”“戰‘疫’獅評”等專欄,共刊播原創作品2000多條,新聞點擊量超10萬有52條,其中微信公眾號單條閱讀量最高的超148萬;原創制作了100多個防疫宣傳小視頻、小動漫,其中《石獅加油,加油泉州》《一起拿下這一戰》《石獅子教你正確防疫》等小視頻反響良好,《感謝!莆田市300名醫護人員今晨馳援石獅核酸采樣》在抖音平臺點贊量超2萬;《石獅:同心戰“疫” 有你有我》《黨員下沉共筑疫情防線》等60多件抗疫作品被新華社、光明日報、人民日報客戶端、學習強國、福建日報、福建電視臺等央媒、省媒采用。

關鍵詞: 抗疫一線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